近日,懂車帝推出了一檔名為《懂車智煉場》的輔助駕駛科普節目,旨在通過模擬各類高危事故場景,對市場上熱門車型的輔助駕駛功能進行深度評測。該節目涵蓋了包括問界、智界、小米、小鵬、蔚來、比亞迪、理想、阿維塔、特斯拉等在內的20多個品牌的近40款車型,測試場景則分為城區和高速兩大類,共計15種。
測試結果顯示,盡管各車企都在積極推進輔助駕駛技術的發展,但沒有一款車型能夠在所有測試項目中表現出色。然而,特斯拉的表現尤為亮眼。在高速事故場景模擬中,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X以5/6的通過率位居前列,面對諸如高速樁桶、消失的前車等復雜場景,展現出了較強的應對能力。而在城市事故場景模擬中,特斯拉Model X更是以8/9的高通過率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大轉盤、轉盤內匯入等項目中表現卓越。
特斯拉CEO馬斯克對節目中的高速場景測試視頻表示了關注,并轉發至個人社交平臺。他特別指出,由于中國數據跨境法規的限制,特斯拉無法將本土道路數據用于算法訓練,因此其輔助駕駛系統完全依賴于全球統一的模型。這一表態引發了公眾對于數據限制對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的影響的討論。
不過,該測試也引發了一些爭議。一些消費者發現,搭載華為輔助駕駛技術的車型,如問界M9、M7、智界R7以及小米SU7等,在測試中的表現并不如預期理想,與企業宣傳存在差距。部分網友還對測試過程提出了質疑,認為可能存在人為干預影響測試結果的情況。對此,懂車帝在官方回應中明確表示,測試期間并未有人為干預方向盤,所有測試數據均為自動駕駛系統的真實表現。
懂車帝還強調,該節目僅代表事故模擬當時該車輛的碰撞結果,并不代表其在所有輔助駕駛場景下的表現。他們希望通過此次科普節目,提醒消費者輔助駕駛存在安全邊界,自己才是生命的第一責任人。同時,懂車帝也承認測試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嚴謹之處,但表示這更接近用戶真實的用車場景。
怒喵科技創始人李楠也對懂車帝的測試及輔助駕駛技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對于智能駕駛這種混沌系統,以及真實駕駛道路上的復雜環境,很難精確控制所有變量進行所謂的“公平”比較。因此,這種“不公平”的測試反而更接近用戶真實的用車場景。同時,他也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開車辦公、路上睡覺等誤導性宣傳,要對輔助駕駛技術的局限性有所認識。
此次事件再次凸顯了智能駕駛行業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在技術創新與政策、倫理、商業利益交織的背景下,如何在技術突破與風險管控之間找到平衡點,避免過度營銷引發用戶誤判,成為了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倡議也提醒企業,要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