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集團CEO雷軍在社交媒體上連續發布多條微博,就小米汽車的安全設計理念進行重申,并對之前引發爭議的言論作出回應。這一舉動打破了雷軍此前在小米汽車安全問題上的沉默態度,引發廣泛關注。
在11月16日發布的微博中,雷軍一改往日溫和的口吻,采用較為激烈的反問方式回應質疑。他不僅截圖展示了自己過去關于汽車安全的言論,強調“安全高于一切”的觀點,還針對此前“一輛車,好看是第一位的”等爭議性表述進行澄清。雷軍表示,這些觀點與安全理念并不矛盾,并反問網友“這有啥問題?”
此次雷軍的表態與近期小米汽車面臨的輿論壓力密切相關。自小米SU7上市以來,雖然市場反響熱烈,但也接連發生兩起嚴重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事故中車輛車門無法開啟和碰撞后爆燃等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然而,事故發生后,雷軍和小米方面并未第一時間就車輛質量和安全問題作出詳細回應,而是將部分公眾評論視為“黑公關”行為,這種態度引發了更大范圍的質疑。
與此同時,市場傳出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即將調崗的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王化不再負責小米公關事務,公司正在面試新的公關負責人。王化在小米工作十年,見證了公司公關部門的組建和發展,其回應風格以強勢辟謠著稱。然而,在他任職期間,外界對小米公關能力的評價褒貶不一。
回顧小米的公眾傳播策略,可以發現其更多依賴于雷軍個人IP的打造。雷軍通過社交媒體高頻輸出內容,塑造了接地氣、寵粉的企業家形象,粉絲量快速增長。然而,隨著小米產品線的擴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僅靠個人IP已難以滿足公眾溝通的需求。特別是在產品出現問題時,品牌需要更直接、坦誠地面對質疑。
小米汽車的支持者中不乏忠實的“米粉”,他們曾因小米產品的高性價比和良好口碑而成為品牌的堅定擁護者。然而,近期一些米粉對小米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他們指出,小米在售后態度、產品質量和營銷方式等方面存在問題,導致他們從“米粉”變為“米黑”。例如,有車主質疑小米SU7 Ultra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宣傳與實際不符,要求退車或退還定金,但小米的補償方案未能令車主滿意,引發維權行動。
對于雷軍的最新回應,部分米粉表示失望。他們認為,小米在安全方面的表態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應通過實際行動來證明。例如,有米粉質疑小米SU7的外門把手設計存在安全隱患,認為純電子門把手在緊急情況下可能無法通過機械傳動打開。一些低速打滑的視頻也引發了對車輛安全性的擔憂。
面對公眾的質疑和米粉的期待,小米和雷軍需要采取更積極、透明的態度來應對。在產品安全和質量問題上,小米應主動披露更多信息,展示品牌在安全技術研發上的成果,以重建公眾信任。同時,小米也需要調整公眾傳播策略,平衡個人IP打造與品牌整體形象維護的關系,確保在產品推廣和危機應對中都能有效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