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迪電池近日在其官方平臺公布了消費類電池領域的最新技術突破,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固態電解質的核心技術細節,并展示了覆蓋封裝形式、正負極材料的全鏈路技術方案。此次公開的技術路線顯示,比亞迪固態電池采用硫化物電解質體系,搭配高鎳三元正極與硅基負極材料,實現了400Wh/kg的能量密度指標。該技術方案同時支持10分鐘快速補能,循環壽命突破1萬次,通過復合鹵化物電解質技術優化,電池在零下30℃極端低溫環境下的放電效率仍能保持85%。
技術驗證方面,比亞迪已取得階段性成果。2024年,企業成功下線60Ah全固態電池中試產品,核心制造工藝全部通過驗證。根據規劃,2027年將啟動首批1000輛示范車型的裝車測試,優先搭載于仰望等高端品牌車型;到2030年,隨著成本優化,裝車規模將擴大至4萬輛,覆蓋中高端市場,實現固態電池與液態電池成本持平;2033年裝車量計劃提升至12萬輛,并具備向其他企業供應電池的能力。
這項技術突破在低溫性能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傳統鋰電池在低溫環境下容量衰減顯著,而比亞迪通過復合鹵化物電解質技術,有效提升了離子傳導效率,使電池在極寒條件下仍能保持高效輸出。這一特性將顯著擴展電動汽車的使用場景,特別是在北方寒冷地區的市場競爭力。硅基負極材料的應用則進一步提升了能量密度,但需解決體積膨脹等技術難題,比亞迪通過材料改性工藝實現了穩定循環。
從產業布局看,比亞迪采取了分階段推進策略。初期通過高端車型示范運行積累數據,中期實現成本可控后向主流市場滲透,最終形成規模化供應能力。這種漸進式發展路徑既降低了技術風險,又為產業鏈配套爭取了時間。當前,全球固態電池研發競爭激烈,日本企業側重硫化物路線,歐美企業多選擇氧化物體系,比亞迪的技術方案為硫化物電解質商業化提供了重要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