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聯合發布“寬帶網絡+健康鄉村”應用典型試點項目名單,中國電信西藏公司“健康阿里”等32個項目入選。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深度融入鄉村建設,數字技術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為鄉村公共服務普惠化、均衡化發展提供新動能。中國電信充分發揮數智技術優勢,助力縮小城鄉數字鴻溝,讓更多農民共享數字發展成果。
在新疆巴里坤草原,數字技術正在重塑基層醫療模式。60歲的牧民別克大爺通過電視屏幕與醫生遠程會診,視頻問診、電子處方流轉、遠程影像診斷等服務讓就醫變得便捷高效。中國電信在河北尚義縣打造的“一云一網一平臺”智慧健康體系,通過50TB醫療專屬云打破17家醫療機構數據壁壘,萬兆衛生專網覆蓋168個醫療點,實現縣鄉村三級聯動。該體系使基層檢查量提升30%,在線問診縮短就醫時間40%,遠程會診響應速度達15分鐘,基層診療量增長25%。針對寧夏海原縣村衛生室設備老化問題,中國電信部署天翼云電腦,實現全縣衛健行業云服務全覆蓋,病歷書寫、開方結算時間從半小時壓縮至幾分鐘,大幅提升服務效率。
教育領域同樣迎來數字化變革。四川涼山州部分山區學校因地理位置偏遠,長期面臨優質師資短缺問題。中國電信涼山分公司推出“5G+云課堂”解決方案,通過5G網絡低時延、大帶寬特性,實現山區學校與成都、西昌名校實時連線,讓山區孩子同步聆聽優質課程。牡丹江電信為林口縣10所中小學部署“天翼云電腦”智慧教育系統,覆蓋電教室和教師辦公場景。該系統結合AI大模型,實現作業智能批改、學情分析、虛擬實驗等功能,幫助教師精準定位知識薄弱點,學生通過云端3D建模技術進行高危化學實驗、復雜物理模型推演,提升實踐能力。在湖北孝昌白沙鎮,中國電信推進寬帶網絡升級,為留守兒童集中的白沙小學引入豐富線上教學資源,彌補城鄉教育差距。
鄉村治理領域,數字技術成為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的關鍵。貴州安順紫云自治縣黃鶴營村作為數字鄉村平臺試點,將黨建引領、產業振興、鄉村治理等四大功能、25個子模塊集成于屏幕,實現基層工作數字化管理。江蘇海門正余鎮構建“數字正余一張網”治理體系,AI視覺識別系統自動預警秸稈焚燒、房屋違建等狀況,“我的正余”APP整合隨手拍、積分兌換等功能,激發村民參與共治熱情,該項目榮獲2025年全國數字鄉村創新大賽三等獎。福建福鼎管陽鎮“天翼數字鄉村”平臺形成“數字筑基+積分賦能+制度護航”治理閉環,“天翼智呼”系統1分鐘內可向數百戶村民傳達信息,茶山、河道智能攝像頭兼顧安全防范與留守老人關愛,織密鄉村安全網。
從智慧醫療到智慧教育,再到鄉村治理,數字技術正以創新方式賦能鄉村振興。隨著數智能力持續下沉,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應用將在鄉村落地生根,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