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信聯盟最新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全球互聯網發展格局正經歷深刻變化。截至2025年,全球網民規模預計突破60億大關,較2024年經修正后的58億用戶新增超2.4億,覆蓋比例接近全球總人口的75%。這一增長態勢表明,互聯網普及進程仍在持續推進,但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
盡管全球未聯網人口從2024年的23億縮減至22億,連接鴻溝呈現緩慢收窄趨勢,但可負擔性仍是制約網絡普及的核心因素。報告指出,雖然全球移動寬帶資費中位數持續下降,但在約60%的中低收入國家,網絡接入成本仍超出民眾經濟承受范圍,成為阻礙數字包容的關鍵瓶頸。
在通信技術迭代方面,5G網絡部署速度顯著加快。預計2025年將覆蓋全球55%的人口,其中高收入國家覆蓋率已達84%,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低收入國家這一比例僅為4%。這種技術鴻溝不僅體現在覆蓋率上,更深刻影響著數字服務體驗——高收入國家典型用戶月均移動數據消耗量約為低收入國家的8倍,反映出不同地區在數字資源利用能力上的巨大差距。
傳統網絡技術正面臨嚴峻挑戰。雖然4G和3G網絡仍為多數用戶提供基礎連接,但在應對高清視頻、云服務等高帶寬應用時已顯力不從心。報告特別強調,這種技術代差可能進一步加劇區域間數字發展失衡,如何通過技術創新降低使用門檻,成為全球數字治理的重要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