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科技行業逐漸形成共識:以AI驅動的體感交互,正成為下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從蘋果Vision Pro將空間計算推向新高度,到Peloton Guide、Nex Playground等AI攝像頭硬件在小眾市場嶄露頭角,這一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然而,高昂的價格和依賴外設的局限,讓許多普通用戶望而卻步。市場迫切需要一種更輕便、更普惠的解決方案。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家名為「飛拓星馳」(FitX)的中國公司,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思路。他們主張無需任何專用硬件,僅憑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實現專業級的高精度、零延遲全身3D動作實時反饋。這一創新不僅顛覆了傳統體感游戲的交互邏輯,更將目標鎖定為成為AI時代的「任天堂」。
FitX的核心技術是其自主研發的「以人為中心的空間智能引擎」。該引擎通過捕捉133個全身關鍵點,實現厘米級3D姿態估計,并同步輸出空間深度信息和人體Mesh估計。相比傳統體感設備僅能捕捉18-23個2D關鍵點,FitX的精度和細節捕捉能力有了質的飛躍。這一技術突破,使得游戲設計者能夠釋放更多創造力,為用戶帶來更豐富、更自由的交互體驗。
在社交互動方面,FitX也實現了重大升級。傳統體感游戲受限于硬件,社交半徑較小,而FitX支持最多4人同時同屏互動。這一功能將客廳瞬間轉變為家庭中心或派對游樂場,滿足了親子互動和朋友聚會的需求。用戶還可以通過手勢與表情聯動控制游戲,無需額外裝備即可完成操控,進一步提升了客廳娛樂的便捷性。
FitX的另一大亮點是其「AI私教」功能。在健身類體感游戲中,傳統模式本質上是視頻播放器,用戶只能單向模仿動作,無法得知自己是否標準。而FitX憑借高精度的AI空間智能能力,能夠實時捕捉用戶的全身動作,并進行糾錯和指導。這種「寓教于樂」的模式,讓用戶在游戲中真正掌握技能,獲得即時反饋與成就感。系統還能自動剪輯用戶的高光時刻,生成個人精彩集錦,增強分享欲與社交粘性。
FitX的技術優勢不僅體現在精度和互動性上,更在于其輕量化與實時性。在手機端,FitX實現了真3D動捕的實時運行,速度高達百幀級別,遠超谷歌開源方案Mediapipe的15fps。同時,其部署成本極低,在iPhone 12乃至約2000元的安卓機上都能流暢運行。這一性能的基礎,來自其「全球最大的運動數據庫」,該數據庫覆蓋50多種運動,包含視頻、深度、3D姿態等多種模態的千萬級動作數據。
FitX的團隊構成也為其成功奠定了基礎。創始團隊由AI科學家和游戲行業老兵組成,創始人兼CEO王佳澤博士畢業于港中大,擁有8年AI研究與工程積累,曾在亞馬遜AWS AI Lab、華為諾亞實驗室與商湯-MMLab推動多項AI應用落地。首席科學家Troy是王佳澤的研究生室友,現為國內知名高校正教授兼博導。COO Lucas則擁有9年游戲行業經驗,曾操盤過《王者榮耀》《原神》等爆款運營策略。
王佳澤表示,FitX的終極愿景不僅是打造顛覆性的虛擬體感游戲,更是要擴展多品類運動內容與跨終端聯動,在現實世界中構建一個「運動-分享-健康管理」閉環。這一閉環中,社交分享欲是關鍵,它能夠將「想做的事」變成「愿意長期做的事」,提升用戶粘性,降低流失率。通過這種方式,FitX有望從一個純粹的游戲App,升級為一個具有長期粘性的「健康生活方式平臺」。
按照規劃,FitX將于明年Q2率先在海外上線,選擇歐美市場是因為當地用戶對體感類內容的教育更充分、付費意愿更高。產品成熟后,FitX將回歸國內市場。未來,公司還會與第三方或自研輕量設備(如可穿戴震動/力反饋、智能啞鈴)聯動,以增值附件形式提升ARPU,同時不割裂純軟件用戶的核心體驗。FitX的目標用戶包括客廳娛樂和輕運動的泛人群、短視頻時代的內容消費者,以及對AI新奇玩法高度敏感的早期采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