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一場爭議引發了廣泛關注。優必選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段人形機器人Walker S2量產交付的視頻,視頻中,機器人方陣整齊劃一地進行換電操作,隨后列隊行進,展現出強大的協作與運動能力,這一畫面迅速吸引了眾多目光。
然而,Figure創始人兼CEO Brett Adcock卻在社交平臺上對這段視頻提出質疑。他聲稱,視頻中前面的機器人是真的,但后面的一切都是假的,還指出如果看到主機反射出很多天花板燈光,那很可能是電腦特效。這一言論瞬間在網絡上掀起了波瀾,讓原本展示成果的視頻陷入了爭議的漩渦。
面對這一指控,優必選迅速做出回應,堅決否認了該說法。為了證明自身,優必選官方隨后發布了一鏡到底原速原聲的視頻。在這段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現場確實存在大批人形機器人產品,有力地回擊了質疑。
隨著一鏡到底視頻的發布,網友@Brett Adcock,對此,他回應稱:“我不想和他們爭論——只是想指出這個市場上的種種亂象已經失控了。”這一回應進一步加劇了雙方之間的緊張氛圍。
針對這場爭議,優必選CBO譚旻在接受藍鯨科技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不少質疑聲的產生,是因為部分人對中國智能制造實力以及中國供應鏈體系的協作與系統性能力缺乏了解。他建議這些人多來中國,親身感受人形機器人行業的蓬勃發展態勢,深入產業鏈進行交流。同時,譚旻強調,作為上市公司,優必選公布的所有訂單,無論是歷史最大訂單,還是累積至今的8億訂單,都對全體股東和公眾負責,大家也期待下一次真實交付時能親眼見證更大規模的落地成果。
高盛在其相關報告中指出,人形機器人行業存在“產能期貨狂歡”現象,并稱優必選2024年人形機器人僅交付10臺,虧損11.6億元。對此,譚旻解釋道,2024年交付少是因為公司開始進行單機在不同崗位上的實訓。通過實訓,找到了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搬運和質檢三個重要實訓場景的應用。基于這些成果,2025年將更多地投入單機智能到多機智能的應用,實現能力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