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特斯拉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城高速公路上驚險避讓失控飛機的視頻引發網絡熱議。畫面中,一架美軍OA-1K Skyraider II攻擊機在起飛后不久突然失控,以超過200公里的時速低空掠過公路,最終在距離地面不足10米的高度墜毀。關鍵時刻,一輛特斯拉轎車通過緊急變道成功避開險情,相關視頻被大量轉發。
事件發酵過程中,部分特斯拉支持者將此次避險歸功于車輛的FSD(完全自動駕駛)系統,甚至為其貼上“FSD成功規避墜機事故”的標簽。科技博主與國際媒體在未充分核實的情況下跟進報道,導致相關內容在社交平臺獲得數百萬次曝光。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也參與傳播,進一步推高了話題熱度。
然而,技術分析顯示,特斯拉FSD系統目前主要針對地面目標設計,能夠識別車輛、行人及交通標志,但對低空高速飛行的飛機缺乏識別能力。飛機墜毀時的高度與速度遠超現有自動駕駛系統的響應閾值。從傳感器捕捉到物體到系統完成決策,FSD至少需要0.5秒,而飛機從出現到墜毀的時間窗口不足1秒,理論上系統無法完成有效避讓。
涉事特斯拉車主隨后在社交媒體澄清事實。他明確表示,事發時車輛處于手動駕駛模式,FSD功能并未啟用。車主強調:“FSD確實很強大,但如果真遇到這種情況,它肯定躲不開那架飛機。”這一聲明直接否定了此前關于自動駕駛系統成功避險的說法。
此次事件暴露出科技產品宣傳與實際功能之間的認知偏差。盡管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迅速,但現階段仍存在明確的應用邊界。專家指出,公眾對智能駕駛系統的期待需建立在科學認知基礎上,避免因過度解讀導致安全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