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第二十六屆“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活動無錫總決賽的賽場上,一位來自冰城的11歲女孩張景涵格外引人注目。她以5.6秒的出色成績,斬獲B8高度火箭小學女子組全國總冠軍,為黑龍江省在該項目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新學期伊始,張景涵從和平小學升入對口初中哈市第35中學。近日,記者來到這所學校,見到了這位懷揣航天夢想的少女。當時正值大課間,張景涵身著統一的舞蹈服,和同學們一同訓練。待訓練結束,她匆匆回到教室,換上校服,戴上了值周生的袖標。
談及比賽場景,張景涵難掩激動之情。她介紹道,B8高度火箭項目是一項極具綜合性的賽事,B8代表火箭發動機的型號,屬于火箭模型載荷比賽。參賽前,她不僅要完成火箭的制作,還需精準控制火箭發射高度。當火箭升至20米高度時,要成功打開降落傘進行回收,并且火箭著陸時內部裝載的鵪鶉蛋不能破損。最終成績由火箭飛行高度、回收用時以及載荷物(鵪鶉蛋)的完好程度綜合評定。“當時我手握控制器,火箭尾部在天空劃出一道白色弧度,‘嗖’地一下沖向天空。達到高度后,火藥瞬間爆發,推開隔在降落傘和助推器之間的片狀花泥,讓降落傘在最佳高度展開,保證箭體平穩著陸。5.6秒!我當時高興極了,現在想起來心跳還是很快!”張景涵興奮地說道。
當被問到為何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時,張景涵表示,小學三年級之前,她就特別喜歡做手工,像折紙、捏橡皮泥等都不在話下。“我接觸航天是從進入小學社團開始的,從四年級起就加入學習,一直堅持到現在,每周會上兩堂課,分別在學校社團和校外俱樂部進行。”
不過,取得好成績離不開平時的刻苦訓練。張景涵介紹,她的核心訓練內容之一是針對載物艙進行訓練,在艙內放置鵪鶉蛋,確保火箭在高空飛行及落地時鵪鶉蛋不會碎落。其中,解決鵪鶉蛋破損問題讓她頗費心思,棉花塞得太緊或太松都會導致鵪鶉蛋破損,但她通過不斷摸索,成功攻克了這個難題。降落傘的安裝與技巧也很有難度,連接繩過短會導致降落傘打不開、火箭被燒毀,她通過一點點往外調整連接繩解決了這個問題。她還總結出折疊技巧,將降落傘折三折,繩子從下面繞一圈再塞進去,這樣能讓降落傘更容易打開。
回憶起參賽經歷,張景涵說:“第一次參加比賽的時候,我緊張得手都在發抖,但這次參加全國賽事,我的手很穩。”在此次全國總決賽中,面對74支隊伍、5173名選手的激烈競爭,她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沉穩。這份從容源于她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省賽取得的成績沒有讓她自滿,反而激勵她投入更多精力鉆研技術。
張景涵第一次參加比賽是在小學四年級,她與記者分享道:“我平時訓練有教練指導,媽媽會全程陪伴,很多相關技巧都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
談及夢想,張景涵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語氣堅定地說:“我很崇拜那些能將人送入太空并安全送回祖國的工程師,未來,我也想成為制造火箭的工程師!”
張景涵的班主任吳巖老師評價說:“景涵平時在班級里愛學習、愛鉆研,做事穩穩當當,還經常擔任學校的值周生。”哈35中學副校長張艷表示:“我們和香坊區校外辦已經建立了聯系,將在學校成立無人機社團,每周一堂課,為像張景涵這樣有航天夢的孩子們提供學習平臺。”
張景涵表示:“我現在會努力學習,未來會在航天領域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努力實現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