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公司決定再次向自研芯片領域發起沖擊的關鍵時刻,一場關乎企業未來十年戰略走向的激烈討論在公司內部展開。彼時,小米正面臨著自研芯片業務的高額投入壓力,每個項目所需資金高達五六百億元,這給整個團隊帶來了沉重的財務負擔。核心管理層中甚至出現了質疑聲,擔憂繼續投入芯片研發會拖垮公司,導致內部士氣一度跌入谷底。
小米此前已經歷過一次芯片研發的挫折,若此次再度放棄,外界對小米的信任將蕩然無存,公司可能永遠與自研高端芯片失之交臂。為此,公司高層特意召開了一場氣氛緊張的高管會議,旨在就芯片業務的存續問題達成共識。與會者清楚,這不僅僅是一個商業決策,更是關乎小米未來發展方向的重大選擇。
會議進行過程中,討論一度陷入僵局。部分高管直言,從商業和財務的純粹角度來看,當時的投入風險與回報根本無法準確衡量,最終的決策只能依靠創始人的戰略眼光。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小米創始人并未表現出絲毫猶豫。
他向在場的高管拋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如果現在選擇放棄,十年后,我們是會為賬上多出的幾百億元而欣喜,還是會為小米永遠失去芯片業務而遺憾?”這一提問瞬間改變了會議的氛圍,將決策的焦點從短期的財務風險轉移到了公司的長遠使命和未來可能性上。
盡管深知自研SOC芯片的道路充滿坎坷,且已有過失敗的教訓,小米核心管理層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意見:咬緊牙關,堅定不移地推進自研芯片業務。這一決策不僅體現了小米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也為公司后續在自研芯片領域的持續投入奠定了戰略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