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交易領域,一場由技術創新引發的變革正悄然展開。一家名為Amperon Holdings的科技企業,憑借其獨特的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技術,為電力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預測精度——未來七個月美國電力需求的每小時預測服務。這一突破性舉措,不僅為能源交易員提供了更廣闊的決策視野,也標志著電網預測技術邁入了一個新紀元。
Amperon的創始人之一Sean Kelly,一位擁有豐富電力交易經驗的前從業者,闡述了公司的核心戰略:通過整合全球頂尖的天氣模型數據,結合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實現電力需求預測的精細化與即時化。這些預測數據將在歐洲最大的預測中心——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每日更新全球天氣模型后同步更新,為Amperon的客戶提供超越傳統15天展望的長期視角。
面對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對電網穩定性的挑戰,以及熱泵、屋頂太陽能、電池儲能和電動汽車等新興技術的普及對電力需求模式的重塑,Amperon的預測服務顯得尤為關鍵。據BloombergNEF預測,到2035年,數據中心的需求將翻倍,其在全美電力消耗中的占比將從當前的3.5%躍升至8.6%,進一步加劇了電力需求預測的復雜性。
公用事業公司和電力零售商對Amperon的服務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們希望通過更精準的天氣預測來優化能源分配,調整消費者行為以應對價格波動。同時,能源投機者也在尋求通過先進預測技術獲取市場優勢,Amperon的預測服務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Kelly強調,市場對于每小時級別的電力需求預測有著迫切需求,這包括市政當局、各類公用事業機構以及能源貿易商。他比喻道:“這就像是一份保險,確保在電力需求高峰時,客戶能夠保持電力供應的穩定。”
目前,已有包括PG&E Corp.、Orsted AS、AES Corp.和Eversource Energy在內的多家電力公司采用Amperon的預測服務。該公司背后,站著Energize Capital、匯豐銀行、美國國家電網和東京燃氣公司等一眾知名投資者,為其技術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支持。
Amperon的預測模型不僅依賴于ECMWF的天氣預報數據,還通過機器學習技術,結合歷史數據,繪制出每小時的電力需求曲線。模型還考慮了太陽輻射和風速等環境因素,以及家庭和企業面對電網壓力時的行為變化,從而實現了預測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ECMWF的模型每六小時更新一次,提供長達七個月的預測條件,盡管其準確性隨預測時間的延長而有所下降,但Amperon通過機器學習技術,成功提升了預測的粒度,提供了每小時的溫度預測,滿足了客戶對于精細化預測的需求。
初步回溯測試顯示,Amperon的預測模型表現出了驚人的準確性。例如,該模型提前32天成功預測了PJM Interconnection運營的美國13個州電網6月份的需求激增,以及2024年1月影響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北極寒流,提前38天發出了預警。模型還準確預測了今年夏天德克薩斯州電力市場的價格波動,為交易員提供了寶貴的決策依據。
Kelly透露,對沖基金和其他投機交易員對Amperon的預測服務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他們希望通過這些精準的預測,在電力市場中搶占先機,實現更高效的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