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區眾泰路1號,曾經的汽車制造重鎮如今籠罩在一片陰雨中。江南汽車重慶分公司廠區門前,兩張被雨水打濕的招聘海報格外顯眼——博源電驅動科技與重慶豪能傳動技術兩家新能源企業正在此招攬人才,而這里正是眾泰汽車昔日的核心生產基地。
廠區深處,"眾泰汽車"標志性的精神堡壘依然矗立,但下方早已雜草叢生??傃b車間大門緊閉,流水線設備正在拆除中,裸露的汽車零部件在露天場地中經受風吹雨淋。一塊"工程竣工標志牌"顯示,這座設計壽命50年的乘用車漆后車身總成項目,建設單位正是重慶眾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如今,僅有這塊標志牌與"眾泰路"的路名,仍在訴說著這個品牌曾經的輝煌。
司法拍賣的流拍讓這座工廠的命運更顯凄涼。9月10日至11日,控股股東江蘇深商持有的1.3億股股票二拍再次遇冷,而此前湖南江南汽車T300車型生產線及相關設備的司法拍賣也連續兩次流拍。根據法院要求,9月15日前所有設備必須完成拆除騰退。查封公告顯示,廠區內機器設備及零部件已被就地查封,查封期限至2027年8月3日。
這個曾以"保時泰"名號紅極一時的品牌,如今正經歷著至暗時刻。2016年,憑借模仿豪華車型的設計和低價策略,眾泰汽車年銷量突破33萬輛,甚至超越同期的新勢力車企。但缺乏核心技術支撐的弊端在新能源轉型中徹底暴露,2020年后銷量斷崖式下跌,債務危機接踵而至。財報顯示,公司自2019年起連續六年巨額虧損,累計虧損超250億元,今年上半年資產負債率已達97.28%。
廠區內的景象猶如"零件墳場":藍色鐵架上印著眾泰LOGO的零部件標識清晰可見,但架子上早已空無一物;橙色架子上殘留的"流水槽焊接總成"等字樣,與周圍倒伏的枯樹形成鮮明對比??傃b車間外的塑料筐里,印有眾泰標識的容器倒伏在散落的零件中,部分2月13日騰移的物資標簽仍清晰可辨。車間內堆滿的氧傳感器、碳罐總成等物料,供貨商來自常熟特殊陶業、浙江天合車燈等企業,卻都成了無人問津的庫存。
在產業轉型的浪潮中,新舊勢力的交替正在加速。廠區另一側,博源重慶與豪能傳動已租賃部分廠房開展生產。招聘海報顯示,這兩家上市公司背景的企業正在大規模招人:博源重慶計劃招聘操作工、工程師等70余人,豪能傳動則開放了成品檢驗、新能源操作工等崗位。據應聘者透露,自2023年起廠區就已停止運轉,現在每周僅有少量文件類快遞送達。
公開資料顯示,博源重慶今年8月剛剛成立,其母公司金帝股份通過增資海南金海慧投資有限公司,在重慶設立該子公司。項目采用"先租后建"模式,一期租賃廠房投資不低于4.5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定轉子生產線。而豪能傳動作為豪能股份全資子公司,半年報顯示其新增廠房租賃導致管理費用增長約40%。這場產業更迭中,那些尚未組裝便已老去的零部件,仍在等待著未知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