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還在爭論增程式電動車是否會長期占據主流時,蔚來用十年堅守的純電路線交出了一份意外答卷。這家曾因"燒錢"模式飽受質疑的新勢力車企,正以樂道L90和全新ES8的熱銷,重新定義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價值坐標。
2025年8月的交付數據成為關鍵轉折點。蔚來單月交付量突破3.1萬輛,同比增長55.2%,其中樂道L90上市后連續六周躋身大型SUV銷量前三,累計交付超1.25萬輛。更耐人尋味的是,全新ES8的預訂用戶中,80%來自增程或燃油車車主。這種用戶結構的逆轉,印證了李斌"車電分離是終極方案"的判斷正在成為現實。
資本市場對此給出了強烈回應。7-8月間,蔚來股價累計上漲89.7%,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國際投行集體調高評級。這種轉變背后,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技術混戰"向"價值分化"的深刻轉變。當行業還在討論"過渡方案"時,蔚來已通過8000萬次換電服務和高速換電網絡的建設,徹底消除了用戶的補能焦慮。
數據揭示著趨勢的逆轉。乘聯會數據顯示,2025年1-7月純電車型銷量增長35.2%,而增程車型僅增長12.1%。7月純電車型銷量達68.3萬輛,同比激增24.5%,增程車型則暴跌11.4%。這種此消彼長的態勢,與當年小靈通從巔峰到退場的軌跡驚人相似——當技術突破徹底解決核心痛點時,過渡性方案自然失去市場。
大三排車型的爆發式增長,則展現了技術積累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共振。2021-2024年,該細分市場復合增長率突破40%,2024年累計銷量達164.6萬輛。樂道L90"座座都是VIP"的產品理念背后,是蔚來十年技術沉淀的集中釋放。李斌透露,這款車的研發決策始于三年前,正是長期技術儲備使其能實現"6人10箱無壓力"的空間設計。
社會結構的變遷為這種產品創新提供了土壤。三孩政策實施后,"全家高品質出行"成為新剛需,而城市化帶來的消費升級,則讓商務接待、露營出行等場景需求激增。但李斌強調,真正的突破在于技術成熟度:"很多創新需要技術積累到質變點才能實現,這不是一蹴而就的。"
資本市場的持續加碼印證了這種戰略定力的價值。9月10日,蔚來宣布完成10億美元股權融資,投資者包括多國知名長線機構。這已是年內第二次公開融資,3月份的35億港元配售同樣獲得國際資本認可。在財報電話會上,李斌明確表示:"第二季度是今年底部,從第三季度開始,銷量、毛利等關鍵指標將全面改善。"
這種轉變并非偶然。當行業在2017年追捧增程技術時,蔚來堅持押注純電與換電;2022年多數新勢力陷入價格戰時,其已提前布局大三排市場。十年間600億元的研發投入,近萬項專利積累,構建起難以復制的技術壁壘。正如李斌所言:"我們2014年講的故事,和今天沒有本質區別。"
基礎設施的完善正在改變游戲規則。截至2025年7月,中國充電基礎設施達1669.6萬個,每5輛車配備2個充電樁。蔚來則建成全國主要城市間高速換電網絡,連通550個城市。這種補能體系的構建,讓純電車型的高速出行體驗媲美燃油車,從根本上動搖了增程技術的存在基礎。
市場正在重新評估長期主義的價值。當蔚來宣布第四季度將實現經營性現金流轉正時,資本看到的不僅是財務數據的改善,更是一個堅持技術本位的企業,如何通過十年耕耘構建起競爭壁壘。這種戰略定力與市場趨勢的契合,或許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