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只科創債ETF上市迅速攬金。
自7月17日上市之后,10只科創債ETF兩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額合計1830.22億元。其中,首日成交額突破800億元,次日成交額突破千億元。具體到產品,有7只科創債ETF累計成交額破百億元,最高1只累計成交額突破300億元。從凈流入額來看,近兩個交易日,10只科創債ETF累計凈流入額合計近600億元,其中,2只科創債ETF累計凈流入額超百億元。
作為公募基金下半年的火爆產品,科創債ETF從上報到上市僅用一個月。此類產品不同于股票型ETF,是聚焦于科技賽道的債券型新產品,機構投資者是認購主力。
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科創債ETF上市火爆是政策、資產特性與市場環境共振的結果。ETF既是機構資金高效、透明、低成本的投資工具,也是個人投資者低成本、便捷參與市場投資的工具。
兩日成交額超1800億
7月17日,首批10只科創債ETF全部上市,上市首日便創造了合計超800億元的成交額。7月18日,上市次日依舊延續火熱交投情緒,當日成交額合計超千億元。僅兩個交易日,10只科創債ETF合計成交額達到1830.22億元。具體到單只產品,近兩個交易日共有7只科創債ETF累計成交額超過百億元,其中,嘉實科創債ETF累計成交額超過300億元。
上市兩個交易日內,首批科創債ETF的份額均已實現增長。其中,有2只科創債ETF份額增長已破億份。據Wind數據統計,首批科創債ETF上市前兩個交易日累計凈流入額合計近592.7億元,其中,2只科創債ETF累計凈流入額超百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上述數據充分顯示了市場對這類債券型ETF的認可。
從上報注冊、獲批成立到登陸二級市場,科創債ETF僅用一個月便完成“閃電”落地,場外首募規模合計近300億元。此次10家管理人——華夏、易方達、廣發、南方、富國、博時、嘉實、景順長城、招商、鵬華,均為大型公募基金。
某公募市場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感慨,科創債ETF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從上報到上市可謂“神速”,堪稱今年下半年公募基金的旗艦型產品。
“科創債ETF上市火爆是政策、資產特性與市場環境共振的結果。”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向記者表示,多部門聯合出臺政策鼓勵科創債發行,為科創債ETF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從產品類型來看,曾方芳認為,科創債ETF成分券資質普遍較好,同時通過廣泛覆蓋債券市場,有效分散了個券的短期波動風險。在利率下行與“資產荒”背景下,這類兼具政策紅利與收益穩健的資產契合避險需求,投資者參與熱情高漲。
深受機構投資者青睞
據了解,科創債ETF全稱為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是債券型ETF中的一種新產品,該ETF投資的底層資產是一攬子信用評級為AAA的科技創新公司債券。與股票型ETF相比,科創債ETF波動相對更低,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根據10只科創債ETF在7月17日發布的上市交易公告書,截至7月10日,10只科創債ETF上市前的倉位均達到90%以上,個別產品的倉位接近100%。10只產品的份額持有人均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其中,南方基金旗下的科創債ETF機構持有人占比最高,達到99.61%;華夏基金旗下的科創債ETF機構持有人占比最低,達到59.76%。共有8只科創債ETF的機構持有人占比超過90%。
從已披露的前十大基金份額持有人來看,均屬機構投資者,且以金融機構為主,券商、銀行和信托在前十大持有人占席位較多,其中,興業銀行是5只科創債ETF的第一大持有人,共持有41.4億份,是前期認購份額最多的機構。銀河證券、國投證券、中信信托、建信信托等金融機構也出現在多只科創債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一些理財機構通過旗下的固收類理財產品持有較多份額的科創債ETF。
某公募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債券型指數基金更受機構投資者青睞,通常會被一些成熟的機構用來做底倉,確保能夠守住收益。因此,科創債ETF在募集首日便被“一掃而空”。
結合債市表現來看,曾方芳認為,當前市場處于低利率時代,傳統的利率債和部分信用債的收益率較低,難以滿足機構資金的收益需求。隨著城投債和國有企業債券供給的減少,流動性好、有一定收益的高等級信用債變得稀缺,機構資金確實面臨“資產荒”的困境。
“科創債ETF憑借政策支持和較高的票息收益,成為機構資金在‘資產荒’背景下的優質選擇。同時,ETF的工具化特性又能滿足社保、養老金等耐心資本高效調倉的需求,成為其布局科創債的理想通道。”曾方芳表示。
自新“國九條”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寬基ETF,證監會將指數化投資定位為“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關鍵工具”后,公募基金公司紛紛加速布局各類ETF。對此,曾方芳認為,當前政策扶持使公募戰略重心向被動指數型產品遷移,推動相關ETF爆款頻出;同時,ETF既是機構資金高效、透明、低成本的投資工具,也是個人投資者低成本、便捷參與市場的通道,其發展壯大正是市場需求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