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25年2季度的市場V型反轉,公募機構在忍耐、堅守和奮發中迎來了盛夏的二季報發布。
據WIND對本次基金二季報的統計(數據截至7月21日16時),上半年內地基金公司的整體規模出現明顯躍升,新發的公募產品獲得市場較熱烈反響。
截至6月30日,公募機構非貨規模的前十名依次為: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
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的公募機構依次為:鵬華基金、景順長城、工銀瑞信、國泰基金、華安基金、天弘基金、中歐基金、永贏基金、中銀基金、興證全球基金。
上述機構也構成了行業的前二十強,即俗稱的“頭部機構”。這些公司實力雄厚、能力接近,互相之間的起伏有“非常微妙”的變動。
第二十一名到第四十名構成的行業中堅力量,也有明顯的排行上上下下。本季度里,興業基金、大成基金、東證資管、民生加銀等都出現明顯的規模和排名位次的提升。
而在行業排名的“下半區”中,也有不少有特色的機構積極把握機遇,發展自己,出現了可觀的排名躍升。
這共同構成了這一季基金公司排行“激烈且有序”的特征。
“前十強”微妙起伏
觀察中國公募行業,前十強總是相對最為“穩定”的榜單,每次季報頂多變化一席。但更經常的情況是,一席也沒有變化——比如本季度。
截至6月30日,公募機構非貨規模的前十名依次為: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匯添富基金和招商基金。
上榜的十家機構和一季報完全一樣。
但不變的公司名稱之下,是各家頭部機構“奮力向前”的激烈競逐。根據WIND統計:今年二季度,多數前十名管理公司的規模有5%~10%之間的增長。
其中,行業頭兩名——易方達和華夏基金——都實現了受托規模的突破。其中,易方達管理的非貨基金規模最新突破了1.4萬億元大關,華夏基金則突破1.2萬億元,在行業內保持領先。
但同時,包括第三名廣發基金、第四名富國基金、第五名嘉實基金、第六名南方基金在內,各自的規模增速都超過8.4%,明顯超過領跑雙雄。這進一步凸顯了基金業內百舸爭流的積極狀態。
本季度,匯添富基金成為前十強的“顛覆者”,依靠近十個點的非貨規模增速,匯添富將自身排名從此前的第十位上升至第九位。
第二梯隊“熱情高漲”
如果說第一梯隊還有點“相敬如賓”味的話,那從第11名開始,行業競逐的態勢更加鮮明。
根據WIND統計顯示,第11名至第20名的基金公司依次為:鵬華基金、景順長城、工銀瑞信、國泰基金、華安基金、天弘基金、中歐基金、永贏基金、中銀基金、興證全球基金。
受益于指數基金的規模增長,國泰基金在二季度末上升至行業第14位,悄然間,國泰基金已經有了要挑戰行業前列的態勢。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排名第11位的鵬華基金正在逼近5000億元的規模水位線,該公司也成為二季度內前二十名公司中增幅最快的公募機構。業內預計,很快鵬華可能又會獲得挑戰行業前十名機構的機會。
興證全球基金的非貨規模也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債券和指數類基金的增長是為主因。
“腰部陣營”火藥味甚濃
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非貨規模前20名座次變化可謂“熱火朝天”,但他們的角逐態勢和前四十名的機構的競爭熱烈程度還是無法相比。,
第21名-30名的十家機構依次為:興業基金、交銀施羅德、大成基金、平安基金、銀華基金、國壽安保基金、建信基金、海富通基金、上銀基金和浦銀安盛基金。
變數主要產生的中間梯隊:
其一,興業基金從第23位升至第21位,環比增幅高達20%。
其二,海富通基金從第33位上升至第28位,錄得34%的環比增幅。
其三,大成基金環比增幅達到10.14%,從第24位升至第23位。
資事堂注意到:最新搶到第21位的興業基金規模,與目前第20位的興證全球基金規模的差距有100余億元,兩家“興業系”公募或許很快要開啟一場規模的追逐賽。
“當年周郎”重又來
第31-40名的公募非貨機構排名依次為:華寶基金、東證資管、萬家基金、民生加銀基金、鑫元基金、國投瑞銀基金、長城基金、國聯基金、農銀匯理基金、創金合信基金。
這個排名系統里,一些曾經特色鮮明的公募機構,比如東證資管、民生加銀、創金合信,在今年均實現了“上升兩位”的成績。
這些公司的崛起各有原因,但團隊調整到位,重點品類有序發力,是共通的特征。
權益固收“各有千秋”
再來看第41-50位的排序,依次為中加基金、鵬揚基金、中銀國際證券、東方基金、華商基金、摩根基金、國聯安基金、中信保誠基金、財通證券資產和西部利得基金。
這個排名序列里,既有中加、中銀證券這樣的國有銀行下屬的機構,也有各類風格鮮明的資管勢力,各家機構起伏和排名變化都不小。
這個序列里最為突出的是東方基金,從第48位升至第44位,并一舉突破了千億元大關,環比增幅高達20%。
固收見長的鵬揚基金,則上升兩個座次,規模環比上升也達到20%。
資事堂進一步注意到:非貨規模超過千億元大關的內地公募,截至最新達到49家,比一季度末的45家有顯著增加
最新進入千億非貨規模的機構,包括:東方基金、國聯安基金、財通證券資管、中信保誠基金等。
顯然,一個熱火朝天的公募大發展時代正在臨近。
附下圖: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非貨規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