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充電寶品牌羅馬仕針對近期網絡傳言再次發表聲明,確認產品召回及售后服務工作正在穩步進行中。公司重申,召回服務長期有效,所有申請都將得到細致處理,確保服務質量不受時間或地域影響。
然而,社交媒體上的一則消息顯示,有消費者的退款申請已排隊至18萬位之后,預計需等待15至30個工作日方能完成退款流程。這一消息引發了公眾對羅馬仕售后服務效率的質疑。
回溯一個月前,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羅馬仕充電寶的消息迅速在網絡上發酵,將羅馬仕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面對巨大的輿論壓力,羅馬仕在三天后緊急宣布召回49萬余件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以期重獲消費者信任。
在此期間,羅馬仕全體員工投身售后服務工作。一位內部員工透露,那段時期他們每天要處理200多位用戶的反饋,而后臺待接入的咨詢量更是高達2000多條。然而,連續三周晝夜不息的努力后,他們卻收到了“停工停產六個月”的通知。
與此同時,有關羅馬仕高層退群、攜款潛逃的傳聞甚囂塵上。有報道稱,羅馬仕公司五名核心管理層人員疑似已逃至馬來西亞,但也有員工表示,仍有老板留在公司。
羅馬仕的隕落令人唏噓。這家成立于2012年的企業,最初以極簡設計和親民價格迅速打開市場,被譽為“價格屠夫”。其首款1萬毫安充電寶以99元甚至69元的低價,在同類產品價格普遍在200元以上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首月銷量即破萬。
羅馬仕的輝煌時期,年營收可達兩億元,產品線從單一的充電寶擴展到戶外電源、充電頭、車充、無線充等十大品類,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營收占比達40%,累計用戶超過1億,年出貨量超過5000萬臺。
然而,近年來羅馬仕卻頻繁陷入輿論風波。自2025年4月23日起,羅馬仕的法人代表頻繁變更,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天眼查信息顯示,羅馬仕的法定代表人先后由雷社杏、雷杏容擔任,后又回歸雷社杏。針對此事,羅馬仕回應稱,公司正在整改內部治理結構,為新品做準備。
然而,公司內部的問題似乎遠不止于此。有員工透露,自4月起,包括創始人雷桂斌在內的五位核心負責人便再未現身,且已全部退出公司釘釘群。更有員工稱,公司利潤每年年底都會被老板一次性提取,導致公司內部治理混亂,管理失控。
7月6日,羅馬仕發布《關于停工停產放假通知》,宣布自7月7日起連續六個月停工。通知稱,停工停產期間,公司將按約定標準支付員工首月工資,次月起則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生活費。然而,這一決定卻遭到了內部員工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這是公司在變相裁員。
7月7日,羅馬仕深圳總部樓下聚集了大量員工,不少人已打包個人物品準備離開。大樓物業透露,15樓因停止租用已于今年3月騰空,其他樓層則照常辦公。一樓大廳內,員工們排隊簽署《維權委托書》,集體委托律師維權。
羅馬仕的隕落,與其長期奉行的低價策略不無關系。雖然這一策略幫助羅馬仕迅速打開了市場,但卻不斷侵蝕其品控底線,安全隱患頻現。近年來,充電寶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包括小米、Anker、華為等在內的知名品牌紛紛加入,羅馬仕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
為了上市,羅馬仕孤注一擲,每年設定翻倍的營業額目標。然而,頻繁的質量問題和此次的召回事件,卻讓羅馬仕的上市之路蒙上了陰影。據悉,此次召回的充電寶數量高達49萬余件,若以單價80元計算,羅馬仕的虧損將達到近4000萬元。
隨著工信部新規的即將出臺,整個充電寶行業都將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新標準將對充電寶設置更嚴格的技術要求,包括“針刺、擠壓、過充、熱濫用”等極端情況的測試要求,以及關鍵材料和生產工藝的明確規定。這將促使行業合規成本上升,“安全溢價”將成為新的競爭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