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西南部,錢塘江南岸不遠處,一家新興的汽車制造商悄然崛起。這家企業,便是零跑汽車,由大華股份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朱江明于十年前創立,當時他帶著50億的身家,毅然決然地踏入了競爭激烈的造車行業。
經過七年的辛勤耕耘,零跑汽車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截至最近一次港股收盤,其市值已達到802.2億港元。自上市以來,零跑汽車的股價持續攀升,三年間市值增長了148.5%。在造車的第十個年頭,零跑汽車開始收獲累累碩果。
今年3月,零跑汽車交付量達到3.7萬臺,位居造車新勢力之首,同比增長超過154%。在1至5月期間,零跑汽車以1.72萬臺的銷量,成為造車新勢力出口銷量的冠軍。特別是在5月26日至7月6日的六周內,零跑C10連續蟬聯中型SUV周銷量冠軍。對于上半年的表現,朱江明給出了七八十分的評價,認為雖有亮點但仍需提升。
然而,對于今年50萬輛的銷量目標,朱江明充滿信心。他將零跑的發展歷程比作長征,表示目前已經走完了“二萬五千里”,抵達了“陜北”的“延安”。從零跑成立十年的節點回望,公司不僅實現了盈利,還更接近盈虧平衡的狀態。
朱江明進一步比喻道,零跑已經打完了“抗日戰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接下來將迎來“解放戰爭”的考驗。只有在這場“戰役”中取得勝利,零跑才能在行業中真正站穩腳跟。
朱江明將零跑形容為“龜兔賽跑”中的烏龜,不追求激進冒進,而是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他強調,零跑要做到推出一款、成功一款,讓每款車都成為所在價格帶的明星產品,唯有如此,才能穩步邁向最終目標。
在談及零跑在股市上的表現時,朱江明表示,零跑今年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已有顯著突破,股價實現了大幅增長,交易活躍度也同步提升。這種變化吸引了眾多基金的關注,隨著零跑業績的持續增長,其在資本市場的潛力還將進一步釋放。
對于零跑登頂銷量榜首,朱江明表示,一時的成績終究是暫時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中,銷冠品牌更迭頻繁,零跑能有這樣的表現也并非特例。真正的難點在于如何保持勢頭、持續前行。
在回顧上半年表現時,朱江明提到,零跑海外銷量為2萬多輛,國內銷量超過20萬輛,海外市場占比相對穩定。他給上半年打了70到80分,認為雖有亮點但仍有提升空間。不過,他對下半年的表現更有信心,認為隨著新款C11的發布,市場反饋遠超預期,下半年的銷量增長值得期待。
在談及未來三年計劃時,朱江明表示,零跑將聚焦核心能力,深耕國內與國際市場,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他強調,一個年銷百萬輛且具備穩定盈利能力的企業,是一家真正車企的必經之路。零跑需要走完這段歷程,不斷設立清晰目標,腳踏實地完成。
在產品價格方面,零跑采取了“價格小幅上探、配置大幅提升”的策略,以增強用戶的獲得感。以C11為例,其頂配版本的價格甚至低于前款頂配,但新增了多項配置,如AR-HUD、21揚聲器音響等,續航也提升至640公里。
朱江明還強調了零跑在自研方面的堅持。他表示,過去零跑堅持在三電、電子電氣架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核心領域全自研。現在,對于高附加值零部件,只要具備自研能力就堅決投入。這種自研策略不僅保證了產品品質,還實現了成本可控。
在制造領域,零跑并不追求“為智能化而智能化”,而是更注重投入產出比。在智能化布局上采取跟隨策略,只在技術成熟、投入產出比足夠高時才果斷引入。
面對合資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力,朱江明表示,中國車企在本土市場會占據更大主導權,最終比拼的是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零跑有信心在未來持續提升,從與合資品牌齊平,逐步在自動化效率、品質控制等維度實現超越。
在智能駕駛方面,朱江明認為,未來智能駕駛的技術水平會逐漸趨同。零跑在智駕領域的核心優勢在于整體解決方案的整合能力,尤其是硬件整合能力。這種全面性帶來了成本可控、落地迅速和適配性強等關鍵優勢。
盡管市場上有多家企業在研發智駕芯片,但朱江明認為,車企直接投身智駕芯片研發風險太高,更適合由專業的芯片廠商來做。零跑更傾向于把精力放在做好產品上,通過合作整合專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