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卓馭科技與國內汽車巨頭中國一汽正緊鑼密鼓地商討一項重大戰略投資計劃。據悉,該筆投資總額預計超過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0億元),將使卓馭的投后估值飆升至百億級別。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投資不僅吸引了一汽的參與,還有其他多家車企及產業資本的加入,顯示出市場對卓馭的高度認可。自去年以來,一汽與卓馭團隊已就投資事宜進行了多輪深入洽談,期間探討了多種合作方案。盡管外界曾一度傳言一汽有意控股卓馭,但目前來看,若交易順利達成,卓馭將保持其業務和管理的獨立性,一汽與大疆均將作為卓馭的重要股東存在。
卓馭科技,這家由大疆孵化而出的企業,憑借其軟硬件一體化的研發實力和精準的市場定位,已吸引了包括一汽在內的多家車企的青睞。除一汽外,卓馭還獲得了比亞迪、上汽(通過上汽通用五菱)、北汽等車企的投資,這些企業同時也是卓馭的合作客戶。卓馭還官宣了與大眾、奇瑞、東風、長城、奧迪等車企的合作關系。
卓馭自成立之初,便專注于在有限的算力和成本條件下,提供盡可能多的輔助駕駛功能。2022年,卓馭在寶駿KiWi EV車型上成功量產了首套輔助駕駛方案,該方案基于雙目視覺與低算力平臺,實現了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撥桿變道、自主泊車等多項功能。此后,卓馭不斷突破,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別在10萬元級別的車型上實現了無圖高速領航與城市記憶領航功能。
盡管以低算力方案起家,但卓馭并未止步于此。如今,卓馭的產品線已覆蓋低、中、高三檔算力平臺,并在雙目純視覺的基礎上,推出了搭載激光雷達的“激目”系統方案。該方案提供了多個不同級別的算力配置,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同時,卓馭還推出了基于高通8775P平臺的艙駕一體方案,進一步豐富了其產品線。
隨著智能駕駛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智駕技術正加速從試驗階段走向規模化商用。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技術的期待值不斷提升,使其成為購車時的重要考量因素。這一趨勢對智能駕駛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們不斷創新、提升技術實力。
今年4月,卓馭發布了基于英偉達Thor平臺的VLA大模型,標志著智能駕駛領域新一輪技術競爭的開始。與此同時,理想汽車、元戎啟行等企業也相繼官宣了各自的VLA方案,小鵬汽車和小米汽車也在積極部署相關技術。卓馭憑借其基于Thor平臺的方案,有望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一位智能駕駛供應商的技術負責人表示,目前真正針對Thor平臺開發的供應商尚屬少數,因此最先量產的供應商將占據明顯的先發優勢。
除了不斷豐富產品線外,卓馭還在努力提升應對行業變化的能力。卓馭CEO沈劭劼表示,公司將提供多樣化的合作模式,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無論是軟硬一體、部分軟硬一體還是純軟件方案,卓馭都能靈活提供。今年,卓馭將重點加強銷售與商務能力建設,引入了具有博世與華為背景的新銷售負責人,對銷售體系進行了全面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