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與江淮汽車的合作關系,長久以來一直是業界熱議的話題。近期,這一關系迎來了戲劇性的轉折。蔚來汽車宣布,隨著自有生產園區的落成和生產資質的獲批,將正式結束與江淮的代工合作。
回溯過去,蔚來汽車選擇與江淮合作,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成本考慮。在蔚來初創期,自建工廠意味著巨大的資金投入,而借助江淮的現有產線,可以迅速實現量產,加速市場布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合作模式逐漸顯露出其局限性。
據財報顯示,蔚來汽車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交付約52萬輛汽車。若以每臺車支付4000元至6000元的代工費計算,蔚來向江淮支付的代工費用累計已超過25億元。這筆費用,原本可以用于蔚來自身的產能擴張、供應鏈優化和技術研發,卻最終流入了代工方的賬戶。
更為關鍵的是,江淮代工模式不僅消耗了蔚來的財務資源,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供應鏈管理。江淮在合作中“強配供應鏈”,使得蔚來難以自主選擇零部件供應商,導致供應鏈管理失控,成本虛高、品質問題頻發。蔚來內部員工曾私下表示,盡管有報價更低、質量更穩定的供應商方案,但由于非江淮體系內企業,這些方案往往被排除在生產流程之外。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蔚來終于下定決心,尋求自主掌控生產。NeoPark園區的落成標志著蔚來在生產體系上的自立。隨著與江淮合作的結束,蔚來將不再受制于代工方的利潤分成和供應鏈限制,得以更加靈活地調整生產策略,優化成本結構。
這一轉變,對于蔚來而言,不僅僅是生產方式的調整,更是盈利能力和品牌主權的重塑。隨著自有產線的投入使用,蔚來預計從2026年開始,單位制造成本將下降約30%,整車毛利率有望大幅提升至15%以上。這意味著,蔚來將有可能在不犧牲產品配置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親民的價格,從而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