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上海,一場聚焦新能源產業創新與升級的高端研討會悄然拉開帷幕。此次由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舉辦的“企業成長與危機管理”閉門研討會,吸引了近100位來自金融EMBA、金融CEO(領航)和“一帶一路”金融EMBA(BRI EMBA)項目的企業家們,共同探討中國新能源產業從自主邁向全球的路徑與策略。
研討會的現場氣氛熱烈,企業家們圍繞“從自主到全球: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創新與升級”這一主題,分享前沿案例,碰撞思想火花。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齊志的出席,更是為活動增添了權威性和影響力。
新能源產業,作為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在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動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最初的無到有,再到如今的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新能源產業不僅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了力量。
在研討會的主題分享環節,四位學生和校友分別帶來了各自企業的精彩案例。萬鈞,DeepWay深向重卡創始人,分享了商用車行業在電動化、規模化與全球化、智能化三階段方法下的轉型之路。他強調,環保、成本、安全是商用車行業需要解決的三大問題,而新能源重卡正是破解這些難題的關鍵。
郭相陽,上海天永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則介紹了公司在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回收領域的創新實踐。通過自研的“靶向提鋰”和“磷酸鐵純化”技術,公司成功從廢舊鋰電池中提取可用資源,打造出完整的生態閉環,為碳減排貢獻力量。
吉利集團的淦家閱,分享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領域的探索與成就。他提到,智能化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下半場,AI是汽車智能化的核心。吉利正在深耕大算力、大模型、大數據三個關鍵維度,構建智能新基座,推動智能汽車的發展。
最后,上海東漸數能技術集團的曹棟強,介紹了公司在非洲市場的開拓與布局。他提到,非洲自然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但電力基礎設施薄弱。公司通過小規模、高靈活性的分布式供能系統,快速解決偏遠地區的用電問題,并致力于構建從礦山到終端應用的全閉環產業鏈。
在隨后的研討環節中,企業家和投資人圍繞自動駕駛發展的技術路徑與挑戰、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出口現狀及未來前景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精彩語錄頻出,如“全球都重視制造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效物流”、“未來的智能新能源卡車本質上就是一臺機器人”等,這些觀點不僅反映了企業家們的深刻洞察,也為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