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視頻引起了廣泛關注。視頻顯示,一輛小米SU7 Ultra在賽道上失控,沖出賽道,場面驚心動魄。網友們迅速創作段子調侃:“有人花費53萬,只需刷卡一瞬;有人損失53萬,只因油門一踩。”
視頻中,SU7 Ultra的車頭猛烈撞擊輪胎墻,氣囊瞬間彈出,看上去十分駭人。幸運的是,駕駛員并未受傷,車頭雖然變形,但并未達到預期的嚴重程度。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小米創始人雷軍的注意,他在社交平臺上緊急呼吁大家重視賽道駕駛安全。
緊接著,小米官方迅速響應,發布了《賽道駕駛安全指南》。該指南明確要求,車主在使用賽道模式前,必須通過車機系統的安全學習考試。指南還建議新手駕駛員從耐力模式開始體驗,逐步熟悉車輛性能,避免直接參與高難度的排位賽。
小米SU7 Ultra作為今年2月27日發布的高端車型,定價高達52.99萬元。它擁有驚人的1548匹馬力,零百加速僅需1.98秒(不含起步時間),被譽為“全球量產四門車第一”。在發布會上,雷軍曾自豪地宣布,SU7 Ultra在上海國際賽車場取得了2分9秒944的圈速成績,刷新了上海國際賽車場的官方認證圈速紀錄。
然而,這次事故再次引發了公眾對于新手駕駛員能否駕馭如此高性能車輛的擔憂。賽道愛好者們紛紛發表看法,認為在享受高性能帶來的快感時,更應關注駕駛安全。事實上,賽道擁有充足的緩沖區,這次事故的危害才得以控制在較小范圍內。但回想起前幾天山東某城區發生的SU7 Ultra飆車事件,人們不禁后怕,如果當時車輛失控撞上其他物體,后果將不堪設想。
過去,想要體驗超過1500匹馬力的駕駛感受,往往需要花費數千萬購買超級跑車。而現在,隨著電動車技術的飛速發展,這一門檻大大降低。然而,電動車的瞬間扭矩遠超燃油車,對駕駛員的反應速度和操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次事故無疑給整個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單純追求動力數據已經遠遠不夠,如何在保證性能的同時提升駕駛安全性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面對這一挑戰,一些車企已經開始采取行動。特斯拉推出了“新手模式”來限制輸出功率,保時捷Taycan則通過四輪扭矩矢量控制來提高容錯率。這些舉措表明,通過算法調節車輛性能已經成為一個可行的方向。對于小米SU7 Ultra而言,或許可以借鑒網游的升級機制,設置不同的馬力等級,要求駕駛員在賽道上達到一定的圈速要求后才能解鎖更大的馬力。這樣既能提升駕駛樂趣,又能讓駕駛員在逐漸熟悉車輛性能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駕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