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溫控"這一看似平凡的技術,實則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潛力。從日常的風扇、空調到高科技的光模塊、芯片溫控,精準溫控已經成為多個行業發展的關鍵。
隨著車規級組件、光通訊模塊、醫療器械及微處理器等技術的飛速進步,器件的小型化與集成度不斷提升,功耗急劇增加,特別是在高端應用中,對溫度的恒定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一趨勢推動了市場對微型化、高精度溫控解決方案的巨大需求。
當前,市場上的溫控技術主要包括風冷、液冷、高導熱材料及熱電半導體。其中,熱電半導體技術因其體積小、壽命長、結構簡單、穩定性高、無需制冷劑且綠色環保,并能實現±0.01℃的精準控溫,成為小型器件溫控的理想選擇,即TEC(半導體制冷器)。
據最新報告顯示,中國TEC市場規模在2023年已達到15.6億元,并預計以10.4%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8.2億元,全球市場規模則將突破100億。然而,高端Micro TEC市場長期被日本Ferrotec、KELK Ltd等少數國際巨頭壟斷,國產替代需求迫切。
面對這一機遇,2021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李菲博士,決定全職創業,成立了中科玻聲,致力于自主研發高端TEC產品。依托上硅所在熱電半導體領域的深厚科研積累,中科玻聲在高性能熱電材料、器件制造及系統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近期,中科玻聲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道禾長期投資、格致資本領投,中科創星、溧陽創投跟投。此前,公司已成功完成Pre-A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研發、產線搭建及市場拓展。
在對話中,李菲詳細闡述了熱電半導體的三大不可替代性:體積小、精準控溫及超大溫差能力,這使得熱電半導體在光電、醫療及汽車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科玻聲在材料制備、器件設計及模組集成方面擁有全鏈條技術能力,通過新型熱擠壓工藝、模壓工藝及界面燒結技術,實現了高性能熱電半導體材料的制備與器件的高效集成。
李菲表示,國產替代是中科玻聲的最大機遇。盡管國內熱電半導體市場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但貿易戰等變局為國產替代提供了契機。與全球頭部企業相比,中科玻聲在定價上具有優勢,同時,公司也在積極調整工藝,進行可靠性及穩定性測試,加速通過國內芯片廠商的驗證。
除了現有的碲化鉍材料體系,中科玻聲還在研發新型熱電材料硫化銀,該材料具有優異的延展性和變形能力,已成功研制出超薄無機柔性熱電器件,可應用于柔性可穿戴電子領域。公司還在探索溫差發電領域,特別是在小溫差市場,如利用人體與材料間的溫差為微型傳感器供電。
在市場策略上,中科玻聲以光模塊市場為突破口,同時依托團隊在汽車和醫療行業的豐富經驗,積極開拓汽車和醫療市場。目前,公司的車規級產品已進入多家主機廠供應鏈,下一步將重點拓展醫療領域和光模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