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正式推出名為“千問”的個人AI助手項目,并同步上線公測版本。這款基于全球性能領先的開源模型Qwen3開發的應用,標志著中國科技企業向全球AI市場發起新一輪沖擊,其目標直指國際巨頭ChatGPT的C端用戶群體。
據內部人士透露,千問APP國際版將于近期完成部署,這意味著阿里將借助Qwen模型在海外積累的技術影響力,直接與美國科技企業爭奪用戶市場。此前彭博社曾報道稱,阿里巴巴已秘密籌備該項目數月,此舉被外界解讀為中美AI競爭升級的信號。有分析認為,中國科技企業通過開源策略構建的技術生態,正在動搖美國長期主導的商業技術霸權。
支撐這場競爭的Qwen模型家族已展現出驚人實力。數據顯示,該系列累計開源模型超過300款,覆蓋文本生成、編程輔助、圖像處理等全模態領域,全球下載量突破6億次,衍生開發模型達17萬個。斯坦福大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美頂級AI模型的性能差距已縮小至0.3%,其中Qwen模型對技術進步的貢獻度位列全球第三。在AI投資競技場"Alpha Arena"中,Qwen更以22.32%的收益率擊敗GPT-5等對手奪得冠軍。
這種技術突破引發了硅谷精英層的集體關注。英偉達CEO黃仁勛公開稱贊Qwen是"開源領域的最佳選擇",Airbnb首席執行官布萊恩·切斯基透露公司業務已大量依賴該模型,推特創始人杰克·多爾西則盛贊其編程能力。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體驗圖像模型Wan2.2后直言:"生成效果已難以區分真偽。"這些評價折射出美國科技界對新興技術力量的復雜心態,甚至衍生出"Qwenpanic"(千問恐慌)這一新詞匯。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警告稱,美國AI產業正面臨戰略困境:當本土企業堅持閉源收費模式時,中國競爭對手的開源策略可能吸引全球多數國家轉向使用中國技術。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Qwen模型已服務超過100萬家客戶,從世界500強企業到初創公司,從傳統制造業到新能源汽車領域,其產業落地深度和場景豐富度顯著領先于美國同行。
阿里方面強調,此次發布的千問APP雖為初級版本,但將聚焦"會聊天能辦事"的核心功能。不同于傳統聊天機器人,該應用戰略定位為"未來AI生活入口",計劃整合電商、出行、文旅、辦公等阿里生態資源,構建從生活服務到生產提效的全場景解決方案。行業分析師指出,這種生態協同能力是ChatGPT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特別是當模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時,將產生顯著的商業價值轉化效應。
此次布局恰逢阿里宣布3800億元投入AI基礎設施建設之后,凸顯其搶占技術制高點的決心。在中美科技博弈加劇的背景下,千問項目不僅代表中國AI的技術突破,更踐行著"技術普惠"的開源理念。當美國企業筑起技術高墻時,中國選擇打開創新大門,這種戰略差異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競爭格局。隨著千問APP的全球推廣,一場關于AI技術主導權的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