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少餐飲品牌仍在為生存苦苦掙扎時,日本壽司品牌壽司郎卻憑借不到10元一盤的壽司,吸引了大量年輕人,門店外常常排起長隊。過去幾個月,社交平臺上不斷有消費者分享在壽司郎門店排隊的“離譜”經歷。在廣州,麗影廣場、花城匯、美林天地等多家壽司郎門店,用餐高峰時排隊等候桌數(shù)在150 - 600桌之間,部分門店甚至暫停了線上排隊取號。
這種火爆情況不僅出現(xiàn)在廣州,北京、成都等地的壽司郎門店同樣熱鬧非凡。有北京消費者稱,下午5點半開始排隊,直到8點還未進店;成都消費者也表示,排了一個多小時隊仍未吃到。甚至有消費者將壽司郎稱為“史上最難排位”的店。隨著排隊需求的增加,黃牛生意也應運而生,一些平臺上出現(xiàn)壽司郎“代排隊”“免排隊”服務,售價數(shù)十元。
壽司郎受到歡迎,與當下餐飲行業(yè)消費分級的大背景密切相關,其主打性價比的策略成為關鍵因素。此前,受核廢水等事件影響,日料在中國市場遇冷,但如今影響逐漸減弱,日料開始回暖。紅餐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日料品類發(fā)展報告2025》顯示,2024年中國日料市場規(guī)模達690億元,同比上升2.2%,預計2025年有望回升至700億元。截至2025年3月,全國日料門店數(shù)超5.4萬家,較以往有小幅度上升。
從壽司郎自身來看,性價比策略成效顯著。窄門餐眼數(shù)據(jù)顯示,其人均消費為117.45元,雖客單價不是市場最低,但餐食基本論盤計費,10元、8元的菜品單價,容易讓消費者產生“性價比高、價格不貴”的感覺。壽司郎還會定期推出8元焦糖鵝肝、8元特大厚切三文魚等限時特惠產品,吸引年輕人關注。
在中國市場的火爆,讓壽司郎母公司FOOD & LIFE COMMPANIES(簡稱“F&LC”)收獲頗豐。2025財年三季報顯示,2024年10月1日 - 2025年6月30日,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8.3%至3131.49億日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4.3%至180.72億日元。壽司郎作為F&LC門店規(guī)模最大的品牌,貢獻了最大份額的營收。2025財年前三季度,壽司郎在日本地區(qū)凈銷售額同比增長11.6%至1959.9億日元,分部利潤同比增長46.9%至152.71億日元;在中國所在的國際地區(qū),凈銷售額同比增長41.2%至931.05億日元,分部利潤同比增長118.9%至111.16億日元。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F(xiàn)&LC共有1180家門店,同比增長25家,其中日本市場同比減少12家至960家,國際市場同比增加37家至220家。壽司郎在日本有661家,同比增加6家,在國際市場有212家,同比增加8家。
2021年,壽司郎在廣州東方寶泰廣場開設中國內地首家門店,隨后在當?shù)丶氨本⑻旖颉⒊啥肌⒅貞c、蘇州等地陸續(xù)開店。不過,目前以廣東為主的華南區(qū)域仍是其在中國的主要市場。窄門餐眼數(shù)據(jù)顯示,壽司郎在廣東擁有36家門店,占比達36%。當?shù)亟洕l(fā)達,年輕消費者熱衷在社交平臺分享新事物,且飲食習慣對食材鮮度敏感,完善的冷鏈物流也為壽司郎提供了便利。廣東是全國冷鏈物流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擁有深圳鹽田港、廣州南沙港等國際樞紐,以及多家專業(yè)日料供應鏈企業(yè)。同時,廣東本地水產養(yǎng)殖業(yè)發(fā)達,部分食材可本土化供應,降低經營成本。
相比之下,壽司郎在華北、華東和西南地區(qū)門店數(shù)量較少,北京有10家,天津有4家,重慶和浙江分別有2家,江蘇和湖北均有3家。雖然2020年就在上海成立了壽司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但壽司郎并未進入日料文化發(fā)達的上海。這可能與當?shù)厝樟鲜袌龈偁幖ち矣嘘P,上海日料市場呈現(xiàn)高端化與平價化兩極分化特征,人均消費80 - 200元的大眾市場,被傳統(tǒng)連鎖品牌與本土新勢力雙重擠壓,如爭鮮、N多壽司等本土品牌通過極致供應鏈壓縮成本,擁有定價優(yōu)勢;元氣壽司、大漁鐵板燒等連鎖品牌已形成穩(wěn)定客群。高端市場同樣壁壘森嚴,擁有鮨?洋房、炙?和牛等人均1500元以上的頂級日料店,形成品牌溢價和消費粘性。上海核心商圈租金水平和人力成本更高,可能導致壽司郎的“極致性價比”策略難以落地,因此在華東區(qū)域,壽司郎更多選擇在蘇州等較為下沉的區(qū)域開店。
當前,部分中餐品牌因預制菜引發(fā)爭議,而壽司雖帶有一定“預制”屬性,但因與中餐工藝差異及較高標準化程度,在一二線城市接受度不斷提高。除壽司郎外,濱壽司、元氣壽司、爭鮮回轉壽司等品牌也在中國市場持續(xù)擴張。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濱壽司在中國大陸已開設100多家門店,較2023年的30多家顯著增長,擴張集中在一線城市及長三角新一線城市,同時在華南地區(qū)的廣州、深圳也有布局。元氣壽司在中國大陸擁有51家門店,近80%集中在一線城市,多選址中高檔購物中心。爭鮮回轉壽司人均價格更低,在60元上下,在中國大陸開設235家門店,覆蓋廣東、北京、山東、湖北等省份,廣州也是其“重鎮(zhèn)”,廣東門店占比接近10%。
不過,像壽司郎這類持續(xù)擴張的品牌,未來將面臨更激烈競爭。一方面,隨著門店規(guī)模擴大,黃牛和排隊帶來的網(wǎng)紅效應將被稀釋,消費者對壽司等日本料理的閾值也會提高。與中餐品牌相比,壽司等日料品類在口味、口感多元化方面較弱,若不能創(chuàng)新,可能被新“網(wǎng)紅”替代。這或許是壽司郎在中國開店速度緩慢的原因之一,從2021年至今僅開設100家門店,各開店城市門店密度也不大。另一方面,全球消費環(huán)境變化使消費者消費行為趨于保守,影響餐飲品牌經營策略。F&LC在財報中表示,受個人消費復蘇及海外游客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日本經濟活動逐步復蘇,但日元貶值導致價格上漲,前景不明朗,餐飲業(yè)還面臨大米等原材料和能源價格飆升、勞動力長期短缺等問題。同時,F(xiàn)&LC提到中國市場的變化,稱中國內地消費者數(shù)量有所減少,正考慮采取更多措施吸引顧客,將持續(xù)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新店,認真評估各地區(qū)營商環(huán)境。作為外來品牌,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對供應鏈、管理本土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日本核廢水等“灰犀牛”事件也是日料品牌面臨的潛在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