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執行人類首次月球背面采樣任務的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攜帶的2千克月背月壤成為全球科研界矚目的焦點。這批取自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珍貴樣本,為人類探索月球演化史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實物證據。
研究團隊通過高精度同位素分析發現,月壤中部分礦物顆粒的化學組成與內太陽系天體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溯源顯示,這些物質極可能來自柯伊伯帶或更遙遠區域的小行星。這類天體在撞擊月球過程中,不僅帶來了水冰,還輸送了構成生命基礎的有機分子。該發現為理解月球水循環機制開辟了新方向,也為未來建立月球基地的資源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