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盲盒經濟持續火熱的背景下,消費者用百元預算在折扣店“掃貨”盲盒的現象引發關注。近期,社交平臺上涌現大量“100元買多少潮玩”的探店視頻,展示原價數十元的盲盒在折扣店以半價甚至更低價格出售,部分消費者稱能購入4至5個品牌盲盒。
記者走訪發現,泡泡瑪特、TOPTOY、名創優品等品牌盲盒出現在好特賣等折扣零售店貨架。例如原價59元的泡泡瑪特盲盒降至29元,原價39元的款式僅售24.9元。消費者小綠透露,其曾花費100元購入6件盲盒,包括標價24.9元的三麗鷗半人魚系列和11.9元的“折上折”七彩萌龍款。對比電商平臺發現,同款商品在官方旗艦店已下架,經銷商處售價仍高于折扣店。
折扣店盲盒的“性價比”吸引特定消費群體。盲盒愛好者哈娜指出,這類商品多為市場滯銷款或舊款,例如泡泡瑪特早期系列,開出隱藏款的概率較低且無二手溢價空間。但她認為,對追求低價體驗的消費者而言,這仍是值得嘗試的購物方式。部分潮玩實體店也效仿此模式,在店內設置折扣專區吸引客流。
潮玩折扣集合店作為新興業態正在擴張。成都某好特賣門店工作人員表示,盲盒銷售區日均客流量較大,商品價格集中在10元至40元區間,明黃色價簽標注的降價幅度達33%至65%。據其官網披露,貨源涵蓋廠家直采、跨境電商、品牌尾貨等渠道,但具體合作方式未作詳細說明。
行業數據顯示,中國潮玩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達825億元,2030年突破2100億元,搪膠毛絨與手辦品類將成為核心增長點。在此背景下,社交平臺出現宣稱可5至7折購買泡泡瑪特、52TOYS等品牌盲盒的集合店,不過當被問及貨源時,相關負責人未予正面回應。
專家分析指出,潮玩折扣模式存在市場機遇但面臨挑戰。戰略定位專家詹軍豪認為,該業態通過低價策略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商品多樣性滿足差異化需求,但需解決貨源穩定性、成本控制等問題。他建議品牌方可通過與折扣店合作批量處理尾貨、開展線上促銷、搭配新品銷售等方式優化庫存管理。
連鎖經營領域研究者李維華強調,企業需構建多渠道銷售體系,例如部分商品限定自有門店銷售,部分通過代理或直銷拓展市場,關鍵要維持價格體系平衡。他特別指出,折扣店貨源應聚焦尾貨、斷碼商品等非主流庫存,避免沖擊品牌正價渠道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