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屆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在香港貿易發展局的主導下盛大啟幕,這場亞洲規模最大的電子采購盛會吸引了全球目光。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電子行業展會,超過6萬名采購商和技術專家齊聚香港,共同見證電子科技領域的最新突破。展會期間,香港政商界高度關注,時任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馬時亨親臨現場,在機器人展區駐足良久,不僅詳細了解產品技術細節,更與智能機器人展開互動,引發業界對智能制造領域的熱烈討論。
在眾多參展企業中,國華智能憑借全產業鏈自研能力成為焦點。作為國內唯一實現"機器人核心部件-關節模組-整機集成"完整技術閉環的企業,其展出的諧波旋轉關節模組、直線關節模組及7自由度機器人手臂三大核心產品,以覆蓋航空航天、核動力裝備、人形機器人等20余個應用場景的技術實力,向全球展示中國智能制造的創新高度。展會現場,馬時亨主席特別關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突破,在與研發團隊交流時強調:"這類基礎技術攻關對提升中國電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
諧波旋轉關節模組的技術突破尤為引人注目。該產品通過獨創齒形減速機設計,使齒嚙合面積提升至傳統產品的1/3以上,扭矩輸出增加15%的同時,將重復定位誤差控制在±5弧秒級別。其軸向尺寸縮減10%的高集成化設計,配合中空大通孔結構,既優化了散熱性能又便于線纜布局。更值得關注的是,內置的運行數據感知系統可實時監測減速機狀態,實現預測性維護,這項創新已應用于工業協作機器人、航空航天設備等多個領域。
針對人形機器人動態響應的行業痛點,國華智能推出的直線關節模組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將行星滾柱絲杠與驅控系統深度集成,功率密度較傳統產品提升30%。其全棧自研的可編程控制器平臺具有高度開放性,可快速適配不同應用場景。在核動力裝備巡檢機器人、高速交通運輸系統等對響應速度要求嚴苛的領域,該產品已實現規模化應用,有效解決了關節響應滯后等技術瓶頸。
作為行業首款7自由度仿生結構產品,國華機器人手臂的亮相引發技術專家熱議。該產品采用貼近人體工學的DH參數配比,構型靈活度超越人類關節,負載自重比達到1:2的優異水平。其全棧自主的硬件研發體系與開放平臺設計,顯著降低了人形機器人研發門檻,已幫助多家企業快速構建個性化硬件系統。從人形交互到工業協作的多場景適配能力,使該產品成為展會現場咨詢量最高的展品之一。
技術實力的背后是持續的研發投入。國華智能現已累計申請發明專利超100項,獲得軟件著作權50余項,主導或參與制定10余項國家及團體標準。這種全產業鏈自研能力,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下凸顯戰略價值。展會期間,多家歐美企業表達了合作意向,認為這種從核心部件到系統集成的完整技術鏈,能夠有效規避關稅壁壘帶來的供應鏈風險。香港貿易發展局表示,將通過"超級聯系人"的獨特優勢,協助更多中國電子企業開拓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