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調味品行業盈利格局出現顯著分化,中炬高新、千禾味業等腰部醬油企業營收與利潤均承壓,而龍頭企業海天味業卻交出了一份逆勢增長的成績單。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達152.3億元,同比增長7.59%;歸母凈利潤39.14億元,同比增長13.35%。業績會上,管理層將增長歸因于核心品類(醬油、蠔油、醬料)的穩健表現,以及特色調味品業務的加速擴張。
盡管國內市場貢獻了95.61%的營收(約145.62億元),但海天味業正將海外市場視為未來增長的關鍵引擎。今年6月,公司通過港股上市募資,計劃將約20%的IPO資金用于全球品牌建設、銷售渠道拓展及海外供應鏈升級。不過,半年報未披露海外營收數據,管理層坦言海外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
分季度看,二季度海天味業延續增長態勢,營收69.15億元,同比增長7%;歸母凈利潤17.12億元,同比增長11.57%,但增速較一季度有所放緩。廣發證券研報指出,二季度餐飲渠道需求轉弱,社零餐飲收入增速環比下滑,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增速降幅擴大,導致海天味業等企業的餐飲相關業務承壓。不過,公司通過超市、批發市場、特通渠道(如便利店、餐飲外帶點)、電商及社區團購等多渠道布局,有效分散了單一渠道波動的風險。
渠道改革是海天味業近年來的重要戰略。疫情初期,為對沖餐飲渠道萎縮,公司2020年大幅增加經銷商數量,全年凈增1245家,重點布局西部下沉市場。2022年,經銷商數量進一步增至7430家。但快速擴張導致渠道負荷過載,傳統渠道與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渠道價格沖突加劇,疊加原材料成本上漲和終端需求疲軟,經銷商庫存積壓、利潤空間被壓縮。為此,公司于2022年啟動經銷商體系改革,淘汰低效經銷商、聚焦專業化運營,并推動去庫存與穩價盤。2022-2023年,經銷商數量分別凈減少258家、581家,2024年上半年再減26家,截至6月末為6681家。
改革成效已初步顯現。上半年,海天味業線下渠道營收達137.2億元,同比增長9.07%;線上渠道收入增速達38.97%至8.42億元,但營收占比仍不足6%。分析認為,經銷商數量連續調整后,部分下沉區域或弱勢市場可能存在覆蓋缺口,而線上渠道的滲透深度與競品相比仍有提升空間。
產品端,海天味業的醬油、蠔油、調味醬及其他產品(如食醋、料酒)收入分別同比增長9.14%、7.74%、12.01%和16.73%。醬油仍是核心增長品類,但2017-2023年期間增速逐步放緩,2022-2023年甚至出現負增長(-2.30%、-8.83%)。行業競爭加劇、消費者需求變遷以及2022年“雙標門”爭議,均對醬油業務造成沖擊。2024年,公司通過推出287個醬油SKU(截至年末),尤其是健康系列(有機、薄鹽醬油)及數字化推廣,推動上半年醬油收入同比增長8.87%至137.58億元。
對于未來增長,海天味業認為國內醬油市場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同時正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以打破單一市場依賴。不過,海外業務要成為穩定增長點,需突破文化適配、競品擠壓、本地化運營等多重壁壘,并持續投入資金與人力,其業績韌性仍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