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當潘謳東首次拋出“通過基因技術實現人類百歲壽命”的構想時,外界投來的多是質疑與嘲諷的目光。有人直言他是異想天開,甚至將其視為江湖騙子。然而,時光荏苒,當同樣的愿景被再次提及,人們的反應已悄然轉變——不少人半開玩笑地回應:“百歲哪夠,咱們得奔著120歲去!”
科技發展的浪潮中,類似的“逆襲”故事并不鮮見。以人形機器人為例,一年前,這類機器人行走時還顯得笨拙不穩,仿佛隨時可能摔倒。但如今,它們已能在高溫環境下連續獨自行走24小時,不僅成功拿下億元級訂單,更開始在工廠車間中承擔起實際工作任務,展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與實用價值。
近日,一場聚焦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題采訪活動在上海展開。作為中央統戰部“走進民企看‘質’變”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站,上海和元生物與智元機器人兩家企業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這兩家企業,一個深耕基因技術領域,一個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研發,它們的發展軌跡,正是中國民營企業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的生動寫照。
在采訪中,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均強調了創新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他們表示,正是憑借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和技術突破,才使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同時,他們也分享了對于產業未來乃至中國經濟走向的獨到見解,認為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民營企業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關鍵作用,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