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天文觀測領域迎來重要進展——由通裕重工承制的110米全向可動式射電望遠鏡核心部件完成交付。該企業為中科院新疆天文臺打造的世界級天文觀測設施成功研制行走驅動單元部套產品,標志著我國在超大科學裝置關鍵設備制造領域實現技術跨越。
作為該項目的核心承制方,通裕重工首次涉足射電望遠鏡驅動系統領域。企業研發團隊攻克了高精度機械結構件制造與傳動系統集成兩大技術難題,成功完成驅動單元部套產品的設計、生產與裝配。該部件將應用于全球最大口徑的可動射電望遠鏡,其精準的方位控制能力直接影響天文觀測的精度與效率。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此次交付的行走驅動單元采用模塊化設計,具備全向轉動功能,可實現望遠鏡在復雜地形下的精準定位。部件制造過程中應用了多項創新工藝,包括特種材料熱處理技術、高精度齒輪嚙合工藝等,確保設備在-40℃至50℃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
中科院新疆天文臺相關專家表示,該核心部件的交付為項目整體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10米全向可動式射電望遠鏡建成后將成為國際領先的天文觀測平臺,在脈沖星搜尋、星際分子探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通裕重工此次技術突破不僅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空白,更彰顯了我國裝備制造企業在高精尖科技項目中的創新能力。企業表示將持續深化與科研機構的合作,為更多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提供關鍵設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