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迎來了一場聚焦青年創新力量的盛會——戴森設計大獎中國大陸賽區頒獎典禮暨十周年特別活動。這場以“激發創造力,賦能未來”為主題的活動,不僅揭曉了2025年度三強作品,更通過特展、課程合作等形式,展現了本土青年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突破性成果。
在頒獎環節,清華大學黃俊銘、梁驥團隊憑借“Pureco免水沖生態戶廁系統”摘得桂冠。該設計針對寒旱地區公共衛生難題,通過太陽能集熱、被動保溫技術實現糞尿無害化處理,無需水電即可運行,每年可節省維護費用超300元。其人性化的助便踏板設計,更提升了農村地區居民的改廁意愿,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創新方案。
中國藥科大學陳培鴻的“AI-3D藥物制造研發平臺”獲得亞軍。這一平臺通過精準控制藥物釋放時間、空間、速度與劑量,解決了兒童、老人手工分藥困難以及罕見病人群定制藥物成本高的問題。其AI打印技術還能為藥物添加觸覺標簽,幫助視障群體準確用藥,體現了科技的人文關懷。
季軍作品“ScolioDetect可快速穿戴的青少年脊柱側彎檢測設備”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陸瀚文、宋新園團隊。該設備采用動態步態分析技術,可在校園等場景快速完成脊柱彎曲角度與形態的高精度測量,將專業檢測流程簡化為日常操作,為青少年脊柱健康篩查提供了便捷工具。
活動現場,歷屆獲獎代表圍繞“創新如何回應社會需求”展開討論。自2016年進入中國以來,戴森設計大獎已吸引超2萬名大學生參與,累計收到3500余份作品。這些項目涵蓋公共衛生、醫療健康、環境保護等領域,展現了年輕一代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與解決能力。
為致敬青年發明家的創新精神,十周年特展于活動當日同步啟幕,并將持續至9月21日,免費向公眾開放。展覽通過實物模型、互動演示等形式,呈現了十年來中國大陸賽區的優秀作品,包括可降解海洋塑料回收裝置、智能助老機器人等創新項目。
在教育合作方面,戴森宣布與東北大學、廣東工業大學達成課程建設協議,將工程設計與創新思維融入高等教育體系。此前,其針對中小學生的工程教育項目已覆蓋620萬名青少年,通過工作坊、競賽等形式激發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
活動現場,獲獎團隊通過實物演示、視頻講解等方式,向觀眾展示了作品的創新點與應用場景。清華大學團隊現場解說了“Pureco”系統的生態循環原理,上海交大團隊則演示了脊柱檢測設備的穿戴流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