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上的雄心壯志正面臨一場嚴峻考驗。去年,公司董事長魏建軍在年度股東大會上信心滿滿地表示,長城汽車的新能源產品在國際市場具備顯著優勢,足以對競爭對手形成“降維打擊”。然而,現實情況似乎并未如他所愿般順利。
據雷峰網旗下《新智駕》獨家獲得的消息,長城汽車設定的2025年海外銷量目標為52萬輛,相較于2024年的45.41萬輛,需實現約14.51%的增幅。然而,根據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長城汽車上半年僅完成了海外銷量目標的38%,實際銷量為19.8萬輛,這無疑為全年目標的達成蒙上了一層陰影。
回顧2024年,長城汽車總銷量達到123.45萬輛,其中海外市場同比增長44.61%,占總銷量的36.8%,表現頗為亮眼。然而,國內市場卻出現了14.8%的同比下滑,海外市場的增長成為了公司銷量的一大支柱。面對2025年的新目標,長城汽車的海外業務表現顯得尤為重要。
在長城汽車的海外戰略中,哈弗品牌被寄予厚望,計劃承擔約七成的海外銷量任務。皮卡車型和坦克品牌則分別預計貢獻10%-20%的市場份額。然而,長城汽車能否順利完成全年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下半年海外市場的具體表現。
俄羅斯市場一直是長城汽車海外業務的核心,2024年銷量高達22.98萬輛,占當地乘用車市場份額約12%。然而,近期俄羅斯兩次提高汽車報廢稅,對當地汽車市場和中國品牌造成了不小的沖擊。據第三方機構統計,2025年上半年,俄羅斯汽車銷量同比下降27.6%,長城汽車在俄主銷品牌哈弗的銷量也同比下降了21.5%。盡管長城汽車在俄羅斯設有年產能達15萬輛的制造工廠,具備較強的市場應變能力,但面對整體市場的萎縮,其銷量增長仍面臨挑戰。
與俄羅斯市場相比,南美市場尤其是巴西,正逐漸成為長城汽車海外業務的新增長點。自2023年正式進入巴西市場以來,長城汽車的銷量逐年攀升,2025年上半年銷量已達約1.5萬輛,同比增長20%。為了進一步拓展南美市場,長城汽車在巴西布局的新工廠將于下半年投產,初期產能5萬輛,設計產能可達10萬輛。
除了南美市場外,長城汽車還將右舵市場和授權市場列為戰略重點。南美汽車市場年銷量超過700萬輛,右舵市場更是超過1500萬輛,長城汽車預計這兩大市場將合計貢獻其海外銷量的20%。同時,長城汽車還在積極推進中東、中亞、非洲及亞太等授權市場的拓展,盡管這些市場當前體量較小,但增長潛力巨大。
然而,盡管長城汽車海外戰略方向清晰,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遇到了不少困難。今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在整車出口排名中位列第六,前五名企業的出口量均已突破20萬輛,其中奇瑞和比亞迪的出口量更是遙遙領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俄羅斯等傳統核心市場的不確定性,長城汽車亟需在其他區域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以實現52萬輛的銷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