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半年的時光悄然流逝,新能源汽車市場展現出了持續蓬勃的增長態勢。從工信部網站最新公布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車型目錄來看,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能源車型在動力結構、續航里程以及電池能量密度等方面均實現了顯著提升,預示著未來汽車市場及競爭格局的深刻變革。
全國乘聯分會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了驚人的126萬輛,同比增長29%。今年前六個月累計批發銷量更是高達647萬輛,同比增長38%。這些數據無疑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繁榮提供了有力證明。
全國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盡管與近幾年相比,今年進入免稅目錄的新能源車型數量相對較少,但技術提升卻十分平穩。特別是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的車型占據了較大比例,換電車型也達到了116款,電池高能量密度的產品同樣豐富多樣。
值得注意的是,氫能源商用車在近期表現尤為搶眼,其數量已經超越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成為申報目錄的主力軍。崔東樹表示,這主要得益于超高的氫燃料補貼政策。與此同時,純電動乘用車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增程式產品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數量也保持較高水平。在客車領域,純電動客車依然占據絕對優勢,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稍有恢復。而在專用車領域,純電動車輛依然占據主導,氫燃料車型則成為新的熱點。
在續航里程方面,新能源汽車總體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特別是純電動車型,2018年至2023年期間尤為明顯。2025年推出的純電動乘用車中,續航里程在500公里以上的車型數量顯著增加,而300公里以下的車型則大幅減少。同時,續航里程高于600公里的車型數量也在持續提升,技術提升顯著。
然而,崔東樹也指出,當前市場上短續航的產品相對較少。他認為,短續航并非技術落后,反而具有價格成本優勢,更適合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他強調,對于行駛半徑固定、只需短距離代步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并不需要續航太長的產品。因此,我國低速電動車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崔東樹還提到,近年來純電動車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較為緩慢。但進入2025年后,隨著市場化的逐步推進,技術得到了顯著提升。乘用車產品逐漸脫離補貼的實際效果較好,整體表現為130-140瓦時左右的車型推出數量增多。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則呈現出低能量密度產品較多、高能量密度產品也有部分推出的特點。經歷增程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產品差異化發展后,新品中增程車型高能量密度的占比較高。
如今各家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顯得更加務實。他們不再單純比拼續航里程數據,而是更加注重產品的安全性和成本控制。有些車企在擁有500-600公里高續航能力的同時,不斷降低購車門檻,這得益于電池成本的有效控制。崔東樹認為,上半年各品牌新能源汽車新品的各項技術參數均表現出色,顯示出車企在生產新車時更加重視安全性能以及從成本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