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行業專家崔東樹針對2024年中國乘用車企業的雙積分表現進行了分析。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的數據,2024年國產車的油耗積分與新能源積分均實現了顯著增長。
數據顯示,2024年國產車的油耗積分大幅躍升至4802萬分區間,遠超2015至2017年的水平。與此同時,國產新能源積分也從2020年的332萬分攀升至1610萬分。這兩項積分的同步增長,標志著中國乘用車企業在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積分的超高增長使得2024年的新能源積分交易需求變得微乎其微。這反映了車企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強勁增長態勢,也為新能源車的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收益預期。積分池的建立被看作是為未來新能源車雙積分政策收緊做準備,以保障新能源產業的穩定發展。
在分析歷年雙積分運行情況時,崔東樹指出,自2017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國內乘用車產量持續增長。2024年,國內乘用車總產量達到2319萬臺,同比增長3%,其中國產車占比高達97%。新能源乘用車方面,2024年內銷產量達到1189萬臺,同比增長39%,國產新能源車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盡管近年來乘用車油耗積分壓力持續加大,但2021年后積分壓力出現逆轉,2022年和2023年雙積分進一步大幅充裕。崔東樹分析認為,新能源車的強勢增長是帶來積分全面超預期的主要原因。
從新能源與油耗負積分的數量變化來看,2024年平均油耗達到負積分的企業數量相對穩定,但自主品牌油耗正積分企業不斷增長,合資企業的油耗壓力巨大。同時,自主車企的新能源積分也在持續改善,合資新能源達標率近三年明顯提升。
在對比各類車企新能源積分時,崔東樹指出,自主品牌企業新能源積分普遍為正,而合資企業前期新能源積分多為負。近期,美系合資企業的積分明顯改善,這得益于通用與福特等車企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努力。
油耗測算表現方面,自主品牌企業的油耗持續降低,表現相對優秀。而外資企業的油耗則大量超標。崔東樹認為,這反映了新能源車改變了油耗計算方式,使得自主品牌在油耗方面顯得更加優秀。2024年,國產企業平均油耗相對目標值的完成值達到62%,自主品牌大幅優于目標,而合資品牌和進口車油耗壓力較大。
從集團層面來看,2024年各集團油耗積分完成情況較好,基本無需購買積分。由于積分充裕,負積分企業可以用新能源積分彌補油耗積分,行業積分需求較小。一汽、長安、東風等央企車企集團以及上汽、廣汽、北汽等地方國企集團表現突出。吉利、長城和比亞迪等自主品牌新能源積分充裕,而新勢力車企雖然新能源積分充裕,但油耗積分無價值。
崔東樹總結認為,2024年各企業新能源車表現強勁,新能源超速發展導致油耗積分和新能源積分正積分全面超預期,新能源積分賣價難以提升。他建議考慮建立積分池制度,以保護新能源企業的積分結存,為未來新能源車雙積分政策收緊提供較大的積分存儲,實現較好的積分交易,穩定新能源發展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