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的成績單猶如一面多棱鏡,映照出各車企的冷暖不均。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小鵬汽車與一汽豐田以超過50%的完成率脫穎而出,成為少數跨過及格線的選手,而長城汽車則以14%的慘淡成績,為其年初設定的400萬輛宏偉目標蒙上了一層陰影。
吉利與長安兩大自主品牌雖勉強保持在45%左右,但距離預期目標仍有不小差距,而一汽集團與上汽集團等傳統巨頭亦顯露出轉型期的疲憊,同樣徘徊在及格線附近。新勢力陣營內部則呈現出明顯的分化趨勢,小鵬以近20萬輛的銷量成為領頭羊,而零跑等車企則在目標區間內搖擺不定。尾部陣營更是慘淡,阿維塔、嵐圖、極狐等品牌銷量不足三成,北汽集團、北京現代與一汽大眾等昔日強者亦未能幸免,成績單上的數字仿佛預示著年終的無奈。
這一系列數字背后,不僅折射出車企在戰略規劃與市場判斷上的偏差,更映射出整個汽車行業在轉型過程中的迷茫與掙扎。比亞迪雖面臨自我設定的挑戰,但其下半年新車密集發布的策略,似乎預示著一場絕地反擊的序幕即將拉開。若能把握住新能源市場持續增長的機遇,比亞迪或能扭轉局勢,實現業績的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