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機器人賽道成為機構調研的熱門領域。據統計,在最近一個月內,共有17家上市公司接待的機構調研數量超過200家,其中7家與機器人相關的企業格外引人注目。這一現象表明,資本市場正密切關注該領域產業落地的進展情況。
這7家企業分別是九號公司-WD、藍思科技、中控技術、三花智控、奧普特、立訊精密和匯川技術。其中,藍思科技以348家機構的調研量位居前列,九號公司-WD緊隨其后,接待了365家機構。其他企業的調研數量也均超過200家。值得注意的是,中控技術和立訊精密在調研中未就機器人業務的具體情況作出明確回應,而其余五家企業則披露了實質性進展。
機構調研的重點正從技術概念轉向實際的訂單和產能規劃。這一轉變在頭部企業的戰略布局中尤為明顯。例如,藍思科技已成功進入多家海內外頭部機器人公司的供應鏈體系,其關節模組和靈巧手等核心部件已實現規模化交付,相關業務收入達數億元。公司計劃今年交付超過3000臺人形機器人和10000臺四足機器狗,并設定目標在2026年將核心部件和整機組裝規模擴大一倍,力爭成為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制造平臺。
九號公司-WD在分析師會議上透露,其割草機器人業務將專注于中高端市場,并加快海外供應鏈布局,計劃在潛在的反傾銷裁決前完成海外量產。目前,其產品已通過亞馬遜、沃爾瑪等北美主流線上平臺銷售,并將于明年進入線下連鎖門店。公司還宣布將在2026年1月的CES展會上推出多款新產品,進一步豐富產品線。
在產業鏈上游,核心零部件企業也在積極布局。匯川技術針對人形機器人開發了驅動器、電機、行星滾柱絲杠及多種關節模組等核心產品,旨在將工業領域的技術和批量應用經驗遷移至機器人領域,解決行業痛點。奧普特則通過與越疆科技的深度合作,展示了其3D視覺系統與機械臂的高精度協同能力,共同打造了高效的物流分揀方案,為未來切入精密裝配和自主導航等前沿應用奠定了基礎。
三花智控為抓住行業機遇,今年正式成立了機器人事業部,并同步推進海外生產基地建設。公司希望通過優化全球供應鏈,提升競爭力,為后續產能擴張做好準備。隨著各大企業明年新品發布和產能釋放,機器人賽道能否將機構調研的熱度轉化為實際的業績增長,將成為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