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開幕式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發表了重要演講,介紹了京東在物流無人化領域的最新進展。他透露,經過十年的技術積累,京東物流的無人倉已具備大規模部署和簡易操作的能力,大量自動化設備正在為物流行業的變革提供強大支撐。
劉強東表示,京東在無人化技術方面已取得顯著突破。無人卡車在內部測試中累計行駛超過70萬公里,而用于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的無人車測試里程更是突破數百萬公里。這些技術成果為物流行業的全鏈條自動化奠定了基礎。
據他介紹,京東計劃于明年4月建成全球首個全無人配送站。該站點將采用分層設計:上層配備無人機進行空中配送,下層部署無人配送小車完成地面運輸,站內則通過機械臂實現貨物的全自動裝載與分揀。這一創新模式標志著物流行業向無人化運營邁出關鍵一步。
京東物流此前宣布,未來五年將投入巨資采購300萬臺機器人、100萬臺無人車和10萬架無人機,全面覆蓋物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這一舉措不僅將提升配送效率,還將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升級。
劉強東認為,隨著數智化技術的深入應用,機器人將大幅減輕人類勞動強度,特別是減少體力消耗和重復性工作。他預測,未來員工的工作時長可能大幅縮短,每周僅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即可滿足需求。這一觀點引發了與會者對未來工作模式的廣泛討論。
在物流成本方面,劉強東提出,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普及,我國社會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有望在未來五年內降至10%以內。他指出,這一進程可能超過過去十年甚至十五年的發展速度,為經濟效率提升創造新空間。
京東的物流體系建設始于2007年。截至2025年6月底,其全國倉庫總數已超過3600個,一線員工規模達66萬人。這一龐大的物流網絡為無人化技術的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也反映了京東在物流領域的長期投入與積累。
劉強東還提到,技術進步將催生新的消費需求和服務模式。他預測,未來五年全球旅游市場可能實現十倍增長,而藝術、旅游等領域的探索將創造大量新興職業。這一觀點為技術驅動下的就業結構轉型提供了新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