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化與全球知名電池材料企業LG化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推進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的聯合研發。此次合作聚焦于正負極材料等核心環節,旨在加速鈉離子電池商業化進程,并探索儲能系統、低速電動車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模式,未來合作范圍還將延伸至新能源及高附加值材料領域。
鈉離子電池憑借其獨特的資源稟賦和技術特性,正成為新能源領域的新興熱點。相較于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在原材料儲量、生產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同時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表現優于磷酸鐵鋰電池,充電速度與安全性也更為突出。據行業研究機構預測,中國鈉離子電池市場規模將從2025年的10GWh激增至2034年的292GWh,年復合增長率達45%,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占據全球鈉離子電池產能的90%以上。
中國石化董事長侯啟軍指出,作為世界領先的潔凈能源化工企業,公司始終以技術創新驅動能源轉型。此次與LG化學的合作,將通過整合雙方在材料研發、工程化應用方面的優勢資源,推動鈉離子電池技術突破與產業化落地,助力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
LG化學首席執行官辛學喆表示,作為全球電池材料領域的標桿企業,公司持續為電動汽車市場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通過與中國石化的戰略合作,將加速新一代電池材料的開發進程,并優化客戶導向型投資組合,進一步鞏固在全球新能源材料市場的領先地位。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跨國合作標志著鈉離子電池產業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雙方的技術協同與市場互補,有望推動鈉離子電池在儲能、交通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為全球能源結構轉型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