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變革,低價車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引發行業熱議。經濟學家洪灝近日公開指出,中國電動車市場品牌數量已突破數百家,部分車型售價甚至低至數萬元區間,這種定價策略在商業邏輯上難以持續盈利。
據業內人士透露,某些新能源車企的單車利潤已壓縮至百元級別,這種極端情況在傳統汽車行業幾乎難以想象。洪灝以日常消費類比稱,近期出現的九毛九一杯奶茶現象同樣違背商業常識,反映出當前市場供給端正經歷深度調整。他特別強調,本輪產業調整的復雜性遠超2016年之前的周期,企業面臨更嚴峻的生存考驗。
市場數據印證了行業變革的劇烈程度。截至2025年8月,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達到55.3%,創下單月歷史新高,這意味著新能源車型銷量首次超越傳統燃油車。這個里程碑式的跨越,標志著中國汽車市場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
對于未來市場格局,行業分析機構給出明確預測: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攀升至70%-80%區間。在細分市場方面,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動車型與燃油車的銷量比例預計將調整為4:4:2,形成新的市場平衡。這種結構變化不僅反映技術迭代趨勢,更預示著汽車產業生態的全面重構。
在這場變革中,企業戰略調整成為關鍵。部分車企通過規模效應壓縮成本,另一些則轉向高端市場尋求差異化競爭。市場觀察人士指出,當前價格戰本質上是行業洗牌的前奏,最終存活的企業必須同時具備成本控制能力和技術創新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