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一場重要演講中,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身著標志性裝扮亮相國家會議中心,這是他本年度第六次公開分享。此次演講以“改變”為主題,持續兩個多小時,期間雷軍不僅回顧了小米近年來經歷的重大轉型,還深入講述了小米在造車、自研芯片等領域的探索歷程,并正式發布了小米17系列新品。
雷軍坦言,五年前小米十周年之際,盡管公司已成功上市且年營收突破2000億元,躋身世界500強行列,但他內心卻充滿焦慮。當時,網絡上關于小米的負面評價鋪天蓋地,諸如“小米缺乏核心技術,僅靠低價取勝”、“小米擅長營銷,難以長久發展”等言論讓他倍感壓力,甚至陷入嚴重的內耗。
面對“暫停前進”與“繼續拼搏”的選擇,雷軍毅然選擇了后者。他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方法論——復盤,即通過回答三個核心問題來理清思路:“我們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如果重新來過,應該如何改進?”雷軍認為,這三個問題一旦得到清晰解答,未來的發展方向便會自然明了。
為了找到答案,雷軍帶領團隊進行了四五十次復盤會議,持續了半年之久。這一過程不僅重塑了團隊,更推動了小米在多個領域的突破。雷軍透露,小米在手機研發上的投入巨大,僅研發團隊就超過一萬人規模,這為小米的技術積累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談到小米汽車時,雷軍表示,小米汽車發布后成為網絡上被攻擊最多的品牌之一,他呼吁全社會共同打擊黑公關和水軍行為。他強調,小米在汽車領域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五年甚至十年前的持續布局。例如,小米是首家將紐北賽道作為主場的中國車企,在底盤技術、駕控性能等方面向傳統豪車學習,同時推動“人車家全生態”的互聯互通。
雷軍還提到,小米汽車在產能上已取得顯著進展,YU7車型在兩個月二十天內交付超過四萬輛,但仍遠未滿足市場需求。他坦言,小米進入汽車行業僅一年半時間,去年4月3日才交付首輛車,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演講中,雷軍特別向理想汽車致敬,認為理想開創了大空間增程SUV的先河,為行業提供了寶貴經驗。他還分享了與好友陳年的故事,稱陳年在50多歲時從零開始創業,如今業務已躋身抖音平臺前三,甚至時常位居男裝類目榜首。雷軍表示,陳年的經歷讓他深刻感受到,無論年齡多大、困難多深,只要心懷改變的決心,勇于嘗試,就有機會創造奇跡。
對于外界關于小米改名的爭議,雷軍解釋稱,小米希望借此機會讓大家重新認識小米手機。他透露,小米17系列在產品力上實現了跨代升級,與iPhone17全系列相比有多處超越。雷軍認為,當小米將過去幾年的技術積累全部釋放時,大家會看到一款真正“炸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