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一家專注于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發的新興企業——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首次公開亮相,吸引了業界廣泛關注。該公司以磁約束技術為核心路線,正推動我國聚變能源工程化與商業化進程邁向新階段。
據業內人士透露,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計劃在上海建設一座新型聚變實驗裝置,暫定名為“中國環流四號(HL-4)”。該裝置將重點驗證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溫超導磁體技術,為后續實驗堆、示范堆乃至商用堆的研發奠定基礎。這一布局與核能領域“實驗堆-示范堆-商用堆”的典型發展路徑高度契合,公司明確提出以2050年實現聚變能源商用為目標,并已啟動上海、成都兩地的協同研發體系。
與傳統托卡馬克裝置采用低溫超導材料不同,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選擇了一條技術革新路線——基于高溫超導材料的緊湊型磁約束聚變。高溫超導材料憑借其高臨界溫度、高臨界磁場及強載流能力,可將聚變反應堆的體積壓縮至傳統設計的數十分之一,顯著提升工程可行性并加速商業化進程。這一技術路徑的突破性,在核聚變領域引發了廣泛討論。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7月22日,由中核集團作為最大股東。公司落戶上海后,將聚焦總體設計、技術驗證及數字化研發三大核心領域,同步構建技術研發與資本運作雙平臺。這種“技術+資本”的協同模式,被視為推動聚變能源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關鍵一步。
作為參照,我國自主研制的“中國環流三號”托卡馬克裝置自2020年12月首次實現等離子體放電以來,已多次刷新可控核聚變裝置運行紀錄,取得多項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這一背景為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的技術迭代提供了重要支撐,也凸顯了我國在磁約束聚變領域的持續投入與創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