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舉辦的私募風投投資者大會Super Return上,東南亞科技創投的前景成為熱議話題,但與會者普遍對印尼市場避而不談。然而,一則關于亞馬遜投資印尼即時零售平臺的消息,卻為這場討論增添了新的變量。
據東南亞本地投資媒體報道,亞馬遜近期領投了印尼即時零售(Quick Commerce)創業公司Astro的新一輪融資,金額達5190萬美元,現有投資方也同步參與。成立于2021年的Astro,通過雅加達的前置倉網絡,為消費者提供生鮮雜貨即時配送服務。此前,該公司已在2022年完成6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Accel、Peak XV(原紅杉印度)、老虎全球、AC Ventures和光速印度等知名機構。
文件顯示,亞馬遜在此輪融資后占股14%,而創始團隊仍持有約30%的股份,為單一最大股東群體。Astro主打“即時送達”、“免配送費”、“24小時營業”和“5000多款產品”四大核心價值。盡管業內對印尼即時零售模式能否持續存在疑慮,但Astro在雅加達的用戶群體中已積累了一定口碑。
一位在本地創業公司擔任CTO的朋友表示,Astro的配送效率極高,基本能在30分鐘內送達(他居住在雅加達西側的南丹格朗新區),且24小時營業,極大提升了便利性。相比之下,其他競爭對手如Sayurbox、Segari、Grab的GrabMart和Gojek的GoMart,在配送時效和服務靈活性上明顯落后。例如,Segari僅提供早上、晚上和次日的時段選擇,與Astro的即時配送相比存在顯著差距。
從領英數據來看,Astro的員工數量在過去兩年持續增長,盡管具體數字可能存在誤差,但整體趨勢表明公司處于擴張階段。Astro的創始人Vincent Tjendra擁有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機械工程和機電一體化背景,曾在麥肯錫擔任咨詢顧問,后加入印尼本土電商平臺Tokopedia,并于2021年創立Astro。
亞馬遜在印尼的布局并非孤立事件。其在印度的即時零售業務Amazon Now,依托100多個微型履約中心(前置倉),提供10分鐘配送服務,今年已從班加羅爾擴展至德里和孟買。此前,亞馬遜印度曾嘗試2小時配送服務,但因成本問題在疫情前關閉。如今重啟即時零售,或為防御競爭對手對核心電商業務的沖擊,同時提升APP月活和主站交易量。
有分析認為,亞馬遜投資Astro或與京東在中國市場的補貼戰有關。在印尼政局變化和本土風投暴雷的背景下,此次投資顯得不同尋常,但考慮到亞馬遜的決策周期和未官宣的狀態,其戰略意圖仍需進一步觀察。一位深耕印尼市場的朋友調侃道:“發生了京東。”另一位朋友則指出,Astro的聰明之處在于,在資本泡沫中以即時零售名義融資,卻將資金用于更盈利的業務,但具體細節未予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