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的現場,華為常務董事汪濤以一場主題演講,揭開了OpenHarmony(開源鴻蒙)開源五周年的發展圖景。從代碼貢獻到生態構建,從技術突破到行業落地,這場演講系統梳理了開源鴻蒙如何從技術社區成長為萬物智聯的數字底座。
汪濤用一組數據勾勒出開源鴻蒙的成長軌跡:9200余名開發者參與代碼貢獻,累計提交1.3億行代碼,形成1100多個第三方組件庫。這些技術積累不僅支撐了手機、平板、PC等復雜設備的開發需求,更通過持續優化的系統擴展性和開發工具兼容性,為AI能力融合提供了技術土壤。作為華為HarmonyOS及商用發行版的技術基石,開源鴻蒙正以"根社區"的姿態,推動消費終端與行業應用的雙重進化。
在行業應用層面,開源鴻蒙展現出"上天入地"的落地能力。交通領域,山東、江西、貴州等地的智慧隧道通過設備感知智能調度,將巡檢效率提升40%;政務場景中,山西全省部署的2萬余臺社保終端實現"一分鐘認證",讓居民辦事更便捷;電力行業,深圳首個"電鴻化"小區完成12款模組與54類設備的適配,構建起智能電網新范式;航天領域,搭載開源鴻蒙的大連理工大學連理微納衛星成功在軌運行,驗證了系統在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
頭部企業的深度參與進一步壯大了生態版圖。中國移動、國家能源集團、南方電網等10余家行業龍頭基于開源鴻蒙開發定制化操作系統,推出覆蓋金融、交通、能源等領域的行業發行版。這些解決方案已在1300多款軟硬件產品中通過兼容性認證,形成從消費電子到工業設備的全場景覆蓋。
消費終端市場的突破同樣顯著。華為終端產品全面搭載鴻蒙5操作系統,形成手機、電腦、平板、手表、智慧屏等60余款設備的生態矩陣,裝機量突破1700萬臺。通過"碰一碰""實況窗"等創新功能,超過9000款應用開發出70余種場景化體驗。華為與生態伙伴共建的通用工具庫,為開發者提供了可復用的技術模塊,顯著提升了應用創新效率。
這種開放共建的模式正在重塑操作系統生態。華為通過開源社區持續輸出底座技術能力,針對垂直行業推出場景化解決方案,既保障了基礎系統的統一性,又滿足了金融、政務、能源等領域的個性化需求。隨著Pura X、鴻蒙電腦等新品的發布,鴻蒙5操作系統正以"一個系統一個生態"的架構,實現多終端、全場景的無縫協同。
面向產業智能化新階段,華為明確提出三大發展方向:通過社區共建完善技術組件庫,提升系統擴展能力;加強AI能力建設,推動人機交互革新;拓展行業應用場景,構建萬物智聯的數字基礎設施。這種技術演進與生態擴張的雙重路徑,正在為全球開發者打開新的創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