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披露,小米汽車依據相關法規要求,正式向該局提交了召回備案計劃。此次召回涉及2024年2月至2025年8月期間生產的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總量達11.69萬輛。與常規召回方式不同,小米汽車將通過遠程軟件升級(OTA)技術完成此次召回,無需車主到店更換硬件。
根據召回方案,小米汽車將為受影響車輛免費推送Xiaomi HyperOS 1.10.0系統更新。公司特別強調,盡管本次升級不涉及物理部件更換,但仍嚴格按照召回程序進行備案管理,體現對用戶安全的高度重視。該舉措得到行業專家認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崔東樹指出,這種通過OTA實現的召回方式,反映了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產品安全管理的創新趨勢。
監管層面正在構建更嚴格的OTA升級管理體系。今年3月,工信部與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要求涉及自動駕駛功能的OTA升級必須取得相應許可,實施召回的升級活動需嚴格遵循《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8月,兩部門進一步起草征求意見稿,強調企業不得通過OTA隱瞞產品缺陷,未經備案不得推送軟件更新,確保產品性能與備案參數一致。
在小米汽車發布召回計劃的同日,另有兩家車企同步啟動召回程序。據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召回次數達60次,涉及車輛506.88萬輛,較去年同期增加超百萬輛。崔東樹分析認為,召回制度作為國際通行的產品安全監管手段,在提升產品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智能駕駛領域的安全標準建設正在加速推進。9月17日,工信部就《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該標準針對單車道、多車道、領航輔助等不同功能,設置了人機交互、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全方位技術要求。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乘用車銷量達775.99萬輛,同比增長21.31%,但不同品牌系統在復雜場景下的表現差異引發安全關注。
新標準擬構建"三重安全保障"體系,涵蓋預期功能安全、數據記錄等關鍵領域,填補國內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基線的空白。業內人士指出,這將為行業準入、質量監督提供重要技術依據,有效提升智能駕駛產品的安全水平。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將加強對企業OTA升級活動的抽查力度,對頻繁升級且未按規定備案的企業進行重點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