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近期推出的iPhone 17系列智能手機與采用超輕薄設計的iPhone Air,自9月12日開啟預訂以來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據供應鏈消息,首批預訂用戶已于上周五陸續收到新機,部分消費者在社交平臺曬出開箱視頻,顯示物流配送效率較往年有所提升。
盡管上市初期有第三方渠道傳出iPhone 17系列部分機型價格跌破發行價的消息,但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該系列預訂量較上一代iPhone 16同期增長約18%。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得益于標準款機型在存儲容量和處理器性能上的顯著升級——存儲空間從128GB直接提升至256GB,A系列芯片采用新一代制程工藝,而起售價仍維持在799美元(國內市場5999元起),形成較強市場競爭力。
供應鏈最新動態顯示,蘋果已要求兩家核心代工廠將iPhone 17標準款的日產能提升至少30%。這一調整源于該機型實際需求超出公司預期,特別是在亞洲和歐洲市場表現突出。目前標準款占新機總產量的25%,若產能提升計劃落實,其占比將進一步擴大至30%以上。
從產量分配來看,蘋果對新一代產品實行差異化策略:iPhone 17 Pro和Pro Max版本合計占據65%的產能,標準款占25%,而主打輕薄設計的iPhone Air僅分配10%。這種布局既保證了高端機型的利潤空間,又通過標準款擴大市場覆蓋面。供應鏈人士透露,蘋果正在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調整各機型配比。
技術規格方面,iPhone 17標準款搭載的A系列芯片在圖形處理能力上較前代提升25%,配合iOS系統優化,游戲和多任務處理體驗明顯改善。256GB起步的存儲空間則解決了用戶對照片、視頻存儲的痛點,特別是4K視頻錄制場景下的容量焦慮。市場分析認為,這種"加量不加價"的策略有效刺激了換機需求,尤其吸引了對價格敏感的中端用戶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