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領域傳來新進展——科大訊飛(002230)宣布獲得一項名為“移動機器人盲區感知方法、裝置、移動機器人及存儲介質”的發明專利授權。該專利通過創新技術路徑,顯著提升了移動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感知能力,為智能制造、物流配送等場景的智能化升級提供了關鍵支撐。
專利核心在于突破傳統盲區感知的局限性。技術方案通過動態建模機器人朝向與盲區輪廓的關聯性,利用首尾定位算法精準鎖定安全感知節點,實現感知范圍的最大化覆蓋。相較于傳統方法,該技術可減少30%以上的無效感知動作,使機器人在動態環境中具備更強的環境適應能力。例如在物流倉儲場景中,搭載該技術的機器人能更高效地識別障礙物,降低碰撞風險。
從研發投入數據可見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重視。天眼查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研發投入達20.68億元,同比增長6.99%。盡管今年累計獲得522項專利授權(較去年同期下降10.92%),但專利質量顯著提升,尤其在機器人感知、語音交互等核心領域形成技術壁壘。目前企業已構建起包含5553項專利、3939件商標和1583項著作權的完整知識產權體系。
在產業布局方面,科大訊飛通過資本運作強化生態優勢。數據顯示,企業已對外投資130家科技企業,參與6764次招投標項目,形成從核心技術到場景應用的完整產業鏈。這種“技術+資本”的雙輪驅動模式,使其在人工智能賽道保持領先地位。例如在智慧醫療領域,其語音電子病歷系統已覆蓋全國3000余家醫療機構。
技術突破帶來的不僅是效率提升,更引發對人機協作安全性的深度思考。隨著移動機器人滲透率逐年提高(2025年預計達45%),如何建立可靠的安全防護機制成為行業焦點。科大訊飛研發團隊正在探索多模態感知融合方案,通過視覺、激光雷達與語音交互的協同,構建更立體的安全防護體系。這種技術演進方向,或將重新定義人機協作的標準范式。
從市場應用看,該專利技術已進入產業化落地階段。在蘇州某智能工廠試點項目中,搭載新感知系統的AGV機器人實現99.7%的避障成功率,設備綜合效率提升22%。物流行業專家指出,這類技術突破將推動無人配送成本下降18%,加速“最后一公里”自動化進程。消費者端也將感受到明顯變化,預計2026年服務機器人市場滲透率將突破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