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研發領域,傳統流程通常遵循“制造-測試-改進”的循環模式,但保時捷近日宣布,其純電版卡宴項目突破了這一框架。據外媒報道,保時捷研發團隊首次跳過整車實體制造環節,直接通過數字化測試推進至量產前階段。這一創新由副董事長兼研發負責人邁克爾·施泰納(Michael Steiner)主導,他表示:“這是汽車行業首次實現從虛擬原型到量產的無縫銜接。”
保時捷工程師團隊構建了高精度虛擬原型車,使其在數字環境中完成“試駕”。這一系統不僅模擬了紐博格林賽道的極限工況,還覆蓋了日常道路的復雜場景。通過程序調整,輪胎、減震器等部件的參數可實時優化,快速鎖定最佳配置方案。盡管如此,所有通過虛擬驗證的部件仍需接受實車測試,確保數據與物理性能一致。
研發負責人透露,虛擬測試技術省去了約120輛測試車的制造需求,顯著降低了研發成本。更關鍵的是,整體研發周期縮短了20%,為產品上市爭取了寶貴時間。工程師馬庫斯·尤尼格(Marcus Junige)進一步解釋,系統能精準模擬不同路況下的輪胎打滑現象,這對純電車型的熱管理系統提出了極高要求,必須確保動力系統在全功率輸出時保持穩定。
盡管數字化手段大幅提升了效率,保時捷仍強調物理測試的不可替代性。量產前的SUV原型車隊完成了全球極端環境測試:從美國死亡谷的50℃高溫到北歐斯堪的納維亞的-35℃嚴寒,每輛車累計行駛里程達15萬公里。這種“數字+實體”的雙軌驗證模式,被視為平衡創新與可靠性的關鍵。
根據公開信息,純電版卡宴將于今年冬季正式發布,2026年初交付市場。新車基于加長版800V PPE平臺打造,搭載108kWh電池組,WLTP工況下續航里程達600公里。其配置亮點包括保時捷主動懸架系統,以及賽道模式下模擬V8發動機聲浪的功能。動力方面提供三種版本:基礎版功率294kW,中配版441kW,頂配版高達592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