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至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步入“總量增長、結構分化”的新階段。盡管整體增速較前幾年有所放緩,但行業依然保持穩健發展態勢。這一增長不再依賴普遍的市場紅利,而是源于深刻的結構性變革與競爭邏輯的重塑。傳統領域如汽車、3C電子行業的需求趨于平穩,但精密焊接、拋光打磨、柔性裝配等細分工藝場景的市場接受度顯著提升。與此同時,新能源、光伏、半導體等新興行業為機器人應用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市場驅動力從“機器換人”轉向“提質、降本、工藝優化”的綜合價值訴求。
在這一背景下,企業發展的路徑明顯分化。單純依賴價格競爭或規模擴張的企業面臨增長瓶頸,而聚焦高附加值場景、深耕底層技術、構建開放生態的企業則脫穎而出。睿工業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珞石機器人作為后發玩家,近兩年發展勢頭強勁。2024年,該公司成功躋身中國機器人市場銷量前十,2025年上半年增速超過70%,位居前十廠商首位,與埃斯頓、匯川、埃夫特共同構成“國產機器人四大家”陣營。
珞石機器人CEO庹華在接受專訪時透露,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小六軸核心市場的突破以及高附加值場景的開拓。小負載工業機器人(7公斤、12公斤、25公斤等)和柔性協作機器人是主力產品,其中SR與CR系列協作機器人在3C電子行業的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焊接領域也實現規模化應用。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增長并非依賴低價產品沖量,而是通過放棄部分低價競標訂單,專注于高附加值場景,體現了路線選擇的正確性和增長質量。
談及進入國產第一梯隊后的戰略定位,庹華表示,國產機器人已在中低負載市場站穩腳跟,正逐步向汽車制造關鍵工藝、精密制造等高端場景滲透,與發那科、ABB等國際品牌展開正面競爭。替代邏輯將從“性價比”轉向“場景攻堅”能力。為此,珞石將持續拓展全系列智能機器人產品線,包括開發300公斤以上更大負載機型,深入汽車零部件等重負載應用場景。同時,公司積極推進機器人與AI的深度融合,依托自研的AR力控關節臂、雙臂機器人、輪式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加速具身智能的研發與落地應用,未來讓機器人更智能、更易用、更低成本。
珞石的高增長密碼可歸納為三個關鍵詞:產品競爭力、場景深耕、智能化交互。庹華強調,工業客戶最關注的是機器人能否長期穩定運行,這是珞石產品開發的首要前提。過去一年,公司并未追求大而全的產品體系,而是將質量與性能放在首位。在場景深耕方面,珞石以生態聯合推動商業、教育、醫療服務類機器人落地,并將90%以上的精力聚焦工業場景。例如,在拋光打磨領域,公司耗時三年突破底層算法,解決了“碰撞零點保護”“短路徑平滑過渡”等行業痛點,成為少數能替代發那科、ABB的國產廠商,客戶案例數量居行業首位。
在智能化交互方面,珞石通過視覺與AI算法實現了各類工藝的“免示教”,大幅降低了客戶的應用門檻。例如,焊接場景中,機器人可自動生成焊接路徑,拋光打磨也能通過視覺識別自動生成軌跡,不僅提升了作業效率,還降低了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這種技術升級滿足了終端客戶降低應用成本的需求,進一步推動了市場滲透。
珞石在具身智能領域的布局同樣值得關注。庹華認為,具身智能并非僅限于人形機器人,而是通過AI技術讓機器人更加智能化。AI必須建立在穩定、可靠的底層運動控制基礎上,脫離工業場景可靠性的“為智能而智能”難以規模化落地。為此,珞石采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擁抱AI技術,基于生態共建讓機器人更智能;另一方面持續投入底層核心技術,提升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公司自主研發的“xCore控制系統”已成為核心護城河,該平臺集十多年技術積淀于一體,具備業內頂尖的運控和力控性能,是國內唯一同時兼容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且規模化量產的控制系統。
在生態合作方面,珞石依托xCore控制系統打造了ROKAE+平臺,通過標準化接口向生態伙伴開放核心控制能力。該平臺采用“分層模塊化”架構和插件式開發模式,生態伙伴可基于平臺快速開發自主的應用解決方案。例如,在拋光打磨場景中,珞石與上下游生態伙伴分工合作:集成商負責工藝優化,珞石解決機器人運動控制問題,上游生態伙伴開發視覺+AI自動編程功能。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提高了落地效率,也讓珞石的生態版圖持續擴大。
珞石的訂單銷售結構呈現渠道與終端各占一半的均衡狀態,這種結構在工業機器人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表現相對健康、穩定,也能覆蓋更多細分場景。庹華表示,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技術競爭已從“性能參數”轉向“場景穿透”,生態合作成為破局“集成困境”的關鍵點。單純靠廠商自身難以打通千百種工藝場景,開放控制系統、賦能集成商與開發者,形成“技術平臺+工藝know-how”的協同模式,正成為行業頭部玩家的共同選擇。
整場專訪中,“務實”是珞石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從主動放棄低價競爭訂單,到穩扎穩打攻克拋光打磨算法;從聚焦工業場景不跨界,到開放系統賦能合作伙伴,珞石的每一步都踩在“市場需求”與“技術落地”的平衡點上。這種務實的態度體現了珞石一貫的風格:不追逐虛無的概念,而是關注技術如何真正解決實際問題,這使得珞石更有望保持高增長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