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上半年的結束,中國民航市場的詳細數據逐漸浮出水面。第三方數據平臺航班管家在7月2日發布了關于上半年民航市場的全面分析報告,揭示了諸多引人關注的趨勢。
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民航經濟艙的平均票價為740元(含稅),相較于2024年同期下降了6.9%,與2019年相比也低了7.8%。這一價格變動在春節假期尤為明顯,盡管1月28日至2月4日期間的平均票價達到了959元,同比2024年下降了16.6%,但相較于2019年僅微增2.8%。春節過后,票價一路下滑,一季度平均票價穩定在734元。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的機票價格對乘客而言較為友好,除了1月外,其余月份的機票價格均低于往年。然而,隨著7月暑運旺季的到來,機票價格預計將再次攀升。截至6月29日,暑運預售機票的經濟艙平均價格已經達到了839元,盡管這一數字仍低于2024年的851元和2019年的866元。
盡管票價有所下調,中國民航的旅客運輸量卻持續增長。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中國民航共運輸旅客3.7億人次(僅含境內航司承運數據),同比2024年增長了5.9%。其中,國內(含港澳臺)航線同比增長3.8%,國際航線則實現了28.4%的大幅增長。這一增長趨勢不僅體現在旅客數量上,也反映在航班數量和客座率上。
上半年,中國民航共執行客運航班275.6萬班次,日均超過1.5萬班次,同比增長3.7%。其中,東方航空的航班數量最多,超過40萬班。東方航空、南方航空和中國國航這三大航空公司的執飛占比高達42.6%,占據了中國民航市場的重要份額。同時,整體客座率也達到了84.1%,高于2024年同期1.9個百分點,也略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進入7月,隨著暑運旺季的開啟,各大航空公司紛紛加大運力投入,開辟新航線、增加航班密度,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需求。例如,東方航空計劃在暑運期間執行客運航線超過1150條,日均執行航班超過3200班,同比2024年增長5%。吉祥航空也預計暑運運力將較2024年同期增長近4%,并重點推出“空中避暑走廊”等特色航線。
面對如此蓬勃發展的民航市場,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志勇表示,未來將繼續優化國內航空快線品質,提升高頻航空旅客的黏性,并豐富航空產品供給,以滿足不同旅客群體的需求。同時,也將加快國際航班的恢復,力爭在2025年將國際航班數量恢復至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