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小米AI眼鏡,又用“1999元起”試探年輕人

   時間:2025-07-03 09:04:42 來源:雷達財經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年輕人成了小米的長期“糧票”。

6月26日晚的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上,作為唯二由雷軍親自發布的產品,他只花了很短的時間來介紹小米AI眼鏡,并且罕見的沒有按照慣常套路,在參數、技術上作故事化的鋪墊,僅在拍攝、續航、AI以及電致變色等幾個使用場景上簡單展開。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雷軍把小米AI眼鏡的定位,拉到“面向下一個時代的個人智能設備,隨身AI入口”的高度,賺足了業界和米粉的關注。

難怪有媒體調侃稱,現在能“請動”雷軍本人發布的產品,已經不多了。一旦由他出面,產品的分量必定不輕。

雷軍帶來年輕人的第一款AI眼鏡

這種反差也在表明,小米認為AI眼鏡在“人車家全生態”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但在現階段,它還沒有重要到小米“重開一個副本”,讓雷軍講一個新故事。

根據雷軍的介紹,小米AI眼鏡的功能可概括為三點:

一是基于藍牙技術,支持音頻播放、電話接打和語音控制,可作為開放式耳機使用;

二是基于攝像頭,支持第一視角拍攝和視頻錄制,并支持抖音、快手、小紅書等14個主流平臺的視頻聊天和直播功能;

三是AI,與小米AI助手“超級小愛”深度集成,支持拍照識圖、翻譯、問答等語音交互功能,也具備掃碼支付等場景應用。

雷軍還是極力與行業標桿Ray-Ban meta對線——meta與雷朋聯合推出,全球銷量已突破200萬臺——并開啟小米式“對標”。

他表示,二者相比,小米AI眼鏡更輕——小米40g,meta 是42g,更適合亞洲人佩戴;續航更強,電池容量提升了64%,典型續航達到8.6小時,meta是4小時;單次充滿45分鐘,meta需要75分鐘。

作為小米品牌真正意義上的首款AI眼鏡——此前,小米通過米家生態鏈推出過拍照、音頻等功能的眼鏡——其產品力、價格力和市面上在售的競品相比,并沒有表現出遙遙領先的“跨代優勢”,還只是一款“中規中矩”的卡位產品。

其采用較為成熟的供應鏈技術方案,借助語音實現AI的交互能力也并不新奇。比如,雷軍對標的Ray-Ban meta之所以出圈,成就扎克伯格的新硬件游戲,關鍵就在于其第一人稱視角的拍攝能力和AI交互功能。

具體到小米AI眼鏡,雷軍展示的智能家電控制、拍圖問答、計算食物卡路里、實時翻譯以及通過語音操控小米手機撥打電話、設置提醒等功能,絕大部分都是小愛同學等AI助手已經具備的AI能力的移植,小米也沒有針對眼鏡場景拿出更有特色的功能與服務。

需要補充的是,當前智能眼鏡也普遍聚焦在拍攝、音頻和AI語音交互三大功能,技術路線也分野出三條:

一類是,不含任何顯示功能,使用純語音交互的智能眼鏡,以 Ray-Ban meta、小米AI眼鏡、雷鳥V3為代表;

另外一類是,具備單色純文字顯示功能,可以用來顯示提詞器、通知、導航等簡單文字化信息的智能眼鏡,包括魅族 StarV Air 和 Rokid Glasses ;

還有一類成本更高,具備彩色屏幕和圖像顯示能力,擁有完整圖形化界面的智能眼鏡,比如雷鳥 X3 Pro,以及谷歌在 Google I/O 上演示的 Android XR 驗證機。

一個行業共識是,是否具備顯示功能是劃分AI眼鏡過渡階段與成熟階段的重要指標。小米AI眼鏡還只是智能眼鏡過渡階段的產品,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但不可否認,小米基于自身生態和供應鏈能力,還是在首款AI眼鏡上做出了一些差異化:

一方面,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為AI眼鏡提供了最豐富的使用場景,這是絕大多數創業公司甚至平臺型玩家所不具備的優勢。或是受Ray-Ban meta啟發,小米AI眼鏡與小米手機協同,可以在手機視頻通話、直播過程中,直接調用小米AI眼鏡的攝像頭,呈現第一視角的動態畫面。

其成像效果夠用,但還不夠好用。比如有網友反饋,小米AI眼鏡搭載了EIS視頻防抖技術,在走動過程中拍攝的視頻仍存在較為明顯的抖動感。

另外一方面,雷軍精準拿捏年輕消費群體的情緒價值點。不管是電致變色技術支持四檔變色,還是熟悉的“1999元起”的定價錨點,都使得小米AI眼鏡具備更強的社交貨幣屬性,成為年輕人買得起、愿意買的“炫技”新玩具。

即便是電致變色版鏡片需依賴鏡框供電,無法作為近視鏡片使用,變色款尚未推出適配近視人群的使用方案,近視用戶暫時無法佩戴該款變色眼鏡。

得益于雷軍的流量,小米的品牌和渠道,以及年輕消費群體這張長期“糧票”,這款AI眼鏡賣得不錯。發布會當晚,不少“米粉”就沖進小米之家提走了為數不多的現貨。還有數據統計,首銷3天銷量或已接近5萬副,創下了中國AI眼鏡最快銷售紀錄。

“百鏡大戰”?還差點意思

顯然,雷軍和小米是有預期的:先入場,探探年輕人的“口味”,把這波流量或者關注拿在手,再制定后續的產品、市場策略,也不影響將流量轉化為小米手機、汽車的銷量。

隨著小米品牌正式下場,國內智能眼鏡賽道已經形成消費電子巨頭、互聯網大廠、專業AR廠商和跨界新勢力等幾大陣營同臺競技的局面。

以小米、星紀魅族等為代表的大廠依托成熟的供應鏈和生態優勢快速布局;字節跳動、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則憑借AI技術積累和內容生態積極切入;Rokid、XREAL、雷鳥創新等專業AR玩家專注于交互技術和顯示體驗的創新;而閃極、雷神科技等跨界選手同樣在尋求路徑以進行差異化突破。

這個局面離真正的“百鏡大戰”還差點意思,最后助推的關鍵力量還得是蘋果、華為加入混戰。最近,蘋果AI眼鏡路線圖首次曝光,預計年出貨量最高直接飆到500萬副。

對智能眼鏡的其他玩家來說,小米AI眼鏡的火爆,還是能得到幾點啟示:

首先,學小米者生,似小米者死。智能眼鏡行業需要小米來提振聲量,但不需要寄托小米來拯救行業。因為國內智能眼鏡行業的玩家不少,但真正能成為國民級的消費級產品幾乎沒有。其原因就像XREAL創始人兼CEO徐馳評價小米AI眼鏡時所說,“AI眼鏡體驗還沒過線,沒到下半場搶市場的時候,慢慢來。”

如果用雷軍最新的金句概括就是,不會是強者恒強,后來者總有機會。

其次,要更多從消費者側思考,用戶需要一款什么樣的智能眼鏡。小米AI眼鏡雖然很平庸,但精準的抓住米粉的消費心理,在一些顯性賣點上更新,吸引用戶嘗鮮購買。小米三款AI眼鏡,話題度和熱度最高的是兩款電致變色版本,其售價雖然更貴,對近視用戶也不友好,但賣得最好。相關社交平臺,也有不少用戶進行展示,炫耀。

這也揭示出當前行業的一個尷尬,消費者購買智能眼鏡,AI、智能等高端技術,可能并不是核心的決策因素。他們選擇購買考慮的是能夠解決拍攝、時尚單品以及社交貨幣屬性等痛點,也愿意為此付出更高的溢價。

第三,要從生態或者個性化體驗上做出差異化。智能眼鏡可能是大模型最佳的載體、入口之一,最終也會是一個軟硬件高度融合的產品,那就需要其與自身生態體系融合。像小度AI眼鏡,其最大的賣點就是百度在AI技術上的優勢和體驗。百度云也在針對AI眼鏡產品,打散被App整合的能力,重新梳理為一個AI應用池;魅族STAR V則有可能在運動或者對外交流的實時翻譯等場景中,解決細分人群的痛點。

根本上說,智能眼鏡要成為真正的“下一代個人智能設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擺脫“半玩具、半工具”的屬性,也還需要解決諸如內容、生態、成本等行業性痛點問題。

小米不是最后一個入場的巨頭,但它盯著年輕人的錢包,炒熱這個市場,對其他玩家來說,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因為對年輕消費群體以及供應鏈的把控,正在快速推動智能眼鏡的大眾化普及。

參考資料:

窄播,《小米對AI眼鏡進行了一次“平庸”的試探》

第一財經,《小米AI眼鏡售價1999元起,給“百鏡大戰”再添一把火》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青河县| 连南| 美姑县| 安宁市| 获嘉县| 北海市| 阿巴嘎旗| 海伦市| 满洲里市| 汾阳市| 兴隆县| 普安县| 杭锦后旗| 泰安市| 永登县| 那坡县| 鄯善县| 乌审旗| 蓝田县| 闸北区| 夏津县| 汝阳县| 民县| 家居| 介休市| 巴马| 庐江县| 望都县| 荔波县| 商都县| 六枝特区| 仪征市| 桃园市| 陇南市| 津南区| 六安市| 永泰县| 永嘉县| 大田县| 北安市|